千余件遼南舊時民俗文物亮相青海 碰撞河湟文化
日期:2016/12/14 11:14: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民俗物品是生活的物證,也是歷史文化的濃縮。在高速發展的現代化生活中,民俗物品正以更快的速度悄然逝去。對民俗物品的搶救、收集、整理、研究已成為當務之急。”遼寧省營口民俗博物館館長曹錫文2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成立於2010年的遼寧省營口民俗博物館,致力於對民俗文物的搶救、收集、整理、研究、保護、傳承,現館內藏有隋唐、遼金、明清、民國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民俗文物1萬余件,是遼寧省第二家由國家文物局批准的正規民俗博物館。在遼寧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曹錫文自2014年8月開展“品讀記憶,感悟民俗——遼寧民俗展”全國巡展。青海省作為本次巡展的第四站,遼南、河湟民俗文化聯展於22日在西寧市天骢文化藝術館開展。
曹錫文介紹,遼南泛指遼寧省南部遼東半島及其附近地區,是東北地區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近代東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文化中心。據了解,此次展覽分為話說遼南、鄉村風物、商賈傳說三部分,展出各類展品1000余件,另有1000余張老照片。1000余件遼南舊時的民俗文物從歷史人物到尋常百姓,從名人舊跡到民居用品,從時代大事到柴米油鹽,各類展品全方位地展示了遼南地區的歷史風貌畫卷。
記者24日在遼南、河湟文化聯展上看到,播種用的點葫蘆、泥質彩繪火盆、民國時期100多公斤重的鐵爆米花機、從隋代直到今天仍在沿用的各式度量衡。展會還現場還原了著名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的故居,展示了遼南岫巖縣黃家大院。
“遼南地區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文化風味濃厚。希望通過這次巡展,讓人們了解遼南、走進遼南、開放遼南。”曹錫文說。
為期一個月的展出,與遼南千余件民俗文物同時展出的還有富有青海特色的河湟民俗物品,讓前來參觀的人在了解欣賞遼南民俗文化的同時不忘青海本地民俗文化,感受兩地文化差異。
曹錫文告訴記者,每次到一個地方巡展,同每個地方的文化就是一次交流和碰撞,同時也為各博物館之間搭建了一個平台,互相交流和學習。
據了解,此次巡展已先後去了河北、河南等地,最後一站將在台灣進行展出。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