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沽湖位於雲南寧蒗縣與四川鹽源縣之間的崇山峻嶺中,距寧蒗縣城 69 公裡。湖面積 52 平方公裡,平均水深 45 米,最深處達 93 米。湖水清碧,最大能見度為 12 米。湖水向東流人雅砻江、金沙江,屬長江水系。整個湖泊,狀若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曲頸葫蘆,故名泸沽湖。
泸沽湖畔居住著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男女成年後,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訪宿。彼此互稱“阿夏”,意為“親密的伴侶”。在摩梭人的家裡,由女性作為一家的主宰並崇拜女神。摩梭人的母權制家庭遺風,是當今世界罕有的“女兒國”,又被稱為“母系社會的活化石”。
關於泸沽湖的形成,當地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這裡曾是一片村莊。村裡有個孤兒,每天到獅子山去放牧。人們只要把牛羊交給他,他總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壯壯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樹下睡著了,夢見一條大魚對他說:“善良的孩子,你可憐了,從今往後,你不必帶午飯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來後,就到山上找呵找,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發現那條大魚,他就割下一塊燒吃,魚肉香噴噴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過的地方又長滿了肉。這事被村裡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魚占為已有,就約了一些貪財之徒,用繩索拴住魚,讓九匹馬九頭牛一齊使勁拉,魚被拉出洞,災難也就降臨了。從那個洞裡,洪水噴湧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村莊。那時,有一個摩梭女人正在喂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旁邊玩耍,母親見洪水沖來,急中生智,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自己卻葬身水底。兩個孩子坐在槽裡承受水漂流,後來,他們成了這個地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泸沽湖也稱為母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