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蘇州同裡古鎮光影再現青春版牡丹亭“似水流年”

蘇州同裡古鎮光影再現青春版牡丹亭“似水流年”

日期:2016/12/14 10:17: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唱三歎的昆曲《牡丹亭》唱段聲中,為期一年的“迷影驚夢——許培鴻新美學影像展”3日在江南古鎮同裡開幕。這一展覽融合了昆曲、攝影與高清投影科技的魅力,展現出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總策劃白先勇、攝影家許培鴻結合兩岸三地藝術人才共同推廣昆曲的辛勞與成就,以及青春版《牡丹亭》公演八年來的“似水流年”。 

    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開始在全世界巡演。白先勇介紹說,八年來,攝影家許培鴻跟隨拍攝每一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台前幕後,為這出戲走遍了全世界,拍了22萬張照片。

    “文學家指出了美麗,攝影師凝注了瞬間,科技人留住了永恆。”本次展覽萃取了許培鴻拍攝的經典紀錄照片,分為“精致古典”、“新美學”、“後台人生”、“足跡”四大主題,將古典、科技、新視覺、傳統黑白等一系列作品融合呈現,將舞台演出的唯美瞬間凝結後,重新呈現於世人眼前。

    科技的力量,在這次展覽中顯得格外突出。用3D立體投影方式呈現的劇照,令人有如身處實境;在7米長的弧形大銀幕上,融接投影技術呈現出深具現場感的視覺震撼;裸眼3D屏幕,逼真地造就了台上舞蝶紛飛的奇幻影像;超短焦投影技術,用40厘米的投影距離實現了近百寸大視野。

    本來平面的照片,通過藝術與科技相結合實現了3D立體化。使演員在台上的精彩身段與神韻仿如重現眼前,影像栩栩如生,細膩呈現出舞台動靜交錯的瞬間,並很好的展現了蘇繡、服裝、綴飾等等細微的美學表現。在許培鴻的解說下,觀者感受到一場精彩的文化與科技之旅。

    據悉,青春版《牡丹亭》去年在北京舉辦了200場慶演後已封箱,這些紀錄照片因此已成“絕響”。尤為難得的是,本次展覽位於同裡湖畔首次開放的新古典園林“達觀園”。許培鴻表示,這些照片回到昆曲故鄉,又在這樣的古典環境下展出,別具文化意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