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汾陽王殿偏屋牆壁現明代壁畫

汾陽王殿偏屋牆壁現明代壁畫

日期:2016/12/14 21:42:1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Vc9q~PRu"m'V#X7O

保存完好的古鎮總會有些讓人驚歎的發現。最近半年多來,隨著旅游開發工作的日漸深入,位於吳江桃源鎮的銅羅古鎮,悠久的文化遺存不斷被發現。明代壁畫就是在該鎮修繕普慈寺時,被意外地在汾陽王殿牆壁上發現的。

H(QkII C+k f p0

8GJ,eQ+q)`oG0

r0}@^,I/Q R0 99古建網f|SO#|0O+n0D

銅羅古鎮已經對剛發現的明朝壁畫采取了保護措施99古建網 R ~6`Rc,L.up]T

99古建網XG8l.FM7MTAg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盡管經過數百年歲月的洗禮,壁畫已經有些斑駁、掉落,但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船只、風景依然可見。省文管會的專家根據牆壁與牆泥的材質、畫作的人物造型分析後認為,壁畫最遲誕生於明代。99古建網\+s-}ZaC w*Av

9Ff2pj2v0汾陽王殿坐落銅羅古街南梢,是一個有著880年歷史的古建築。汾陽王郭子儀的廟宇大多建在北方,因此汾陽王殿現身江南一帶的銅羅實屬罕見。該廟初建於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歷經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兩次修建。當地還流傳著一個郭子儀敲銅鑼斬野豬精救老百姓的傳說。相傳唐德宗初年,江南大水,郭子儀奉旨代天巡視,到達銅羅(古稱澄源)一帶時,聽說當地突然出現了一對野豬精,殘害莊稼、傷及百姓,當地人膽戰心驚。郭子儀用竹木搭了一個數丈高的觀望台,並定鑄了一面大似圓桌的銅鑼掛在觀望台中央。幾天後,野豬精出來了,觀望台上的將士一起敲響銅鑼,展開了斬妖大戰。當地百姓紛紛舉起火把觀看郭將軍斬妖。後來,為報答郭將軍之恩,當地百姓保留了觀望台和大銅鑼,並每逢初一、十五敲鑼三聲。後來人們干脆就把澄源改稱為銅羅,後又建起汾陽王廟。99古建網A"m:SmN'U^&Q

O%GCK(@EX-U5|0桃源鎮於2007年啟動了維修工作。修復前,汾陽王殿的框架木雕等保存完好。明代壁畫就在汾陽王殿的三間西偏屋牆壁上被發現。除了明代壁畫外,修復時,還在殿內發現了部分彩繪橫梁。桃源鎮旅游開發辦公室的陳培榮告訴記者,“文革”時,汾陽王殿被用作糧管所的糧庫,這使得壁畫和彩繪橫梁得以保存。後來,汾陽王殿一直空關著,以致殿內一片破落,橫梁、檐子等已坍塌。為開發古鎮旅游,當地政府開始修復汾陽王殿,並根據當地歷史文化遺跡,更名為普慈寺。按照原定修復計劃,想將汾陽王殿後殿推倒後重建。沒想到在准備拆除牆壁時,卻意外發現壁畫,後來又在倒下的橫梁上發現了彩繪。於是工作人員請來文物專家鑒定,並將牆壁、橫梁等一一保護起來。“壁畫內容應該是勸人為善的,有一些下油鍋、拔舌頭等地獄景象的描繪。”陳培榮告訴記者,目前該鎮已經采取了保護措施,並落實了維修方案,爭取讓明代壁畫早日重見天日。99古建網 ce8k&Mqs&@V

6Z1X1m;^ eW^R*w2M0省文管會專家在現場鑒定後認為,汾陽王廟及明代壁畫的發現,從一個側面說明銅羅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

|)m/W-v5~#aF8p7s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