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溝竹海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蓋面積1.6萬余畝,登高環視,竹海茫茫,蔚為壯觀。從古鎮驅車直入蘆溝自然風景區,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讓人神清氣爽。
宋代造紙的遺址分布溝內。蘆溝被稱為邛崃的竹海,一條道路蜿蜒伸進溝裡,人行其間如行山陰道中,移步換景。 溝內到處是大青石,山石之上的竹子全是川西壩子常見的慈竹,纖維豐富而有韌性,是造紙的主要原料。

安徽、浙江和四川等省,原料為竹、木本韌皮纖維和稻草等,紙的產量居世界之首。“當筍生之後,視其山窩深淺,其竹將生枝葉者為上料。”(《天工開物。造竹紙》)從平樂產竹的環境看,可以肯定平樂的古法造紙是竹紙。那麼古法造紙在九百年前究竟如何傳入平樂,至今是個謎,而且也是一個奇跡!造紙工藝在當時也屬於世界先進技術。而平樂古鎮距蜀郡中心城市成都也有近三百裡路途,在當時可謂相當遙遠偏僻。自南宋有造紙者來到此地興起造紙,至明清時期相當發達,除順南方絲綢之路販運西北外,還從白沫江水路遠奔長江銷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