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舊門面被“換新”真文物變“仿古”

舊門面被“換新”真文物變“仿古”

日期:2016/12/14 11:41: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記者今天接到熱心讀者的電話舉報,稱位於經一路2號的津浦鐵道公司舊址門面被人為改建,加裝了仿古門樓,和原有風貌相差很大。     記者隨後趕到現場看到,津浦鐵道公司舊址的民國風貌門面外,搭建了腳手架,工程主要在原東立面主入口的門廳外加罩一個中式仿古門樓,門樓為鐵、木混搭結構,屋頂為合成樹脂仿古瓦面,施仿清朝和玺彩繪,另外將豎向的4個牆柱外觀刷成了紅色。據了解,現該處使用單位為一私人中醫門診,工程主要為配合其開業而進行的建築外觀改造。     津浦鐵道公司舊址在2013年10月就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詢問,該私人中醫門診有關人員承認改建事實,但表示對這處舊址是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且由於缺少對於文物保護法的了解,在施工之前並沒有征求文物部門的意見。     該工程雖然對於建築主體結構沒有損害,但卻改變了建築原有的建築風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有文物價值的損害,不符合文物保護要求。現在他們已接到有關方面通知並將於近期進行整改,把仿古門樓拆掉,恢復舊址的原始風貌。     這處舊址也曾作為津浦鐵路賓館使用,在濟南的地位非同一般,多位歷史名人曾下榻此處:1912年,辭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以全國鐵路督辦的身份來濟南視察時,此處為他的行轅;1924年4月22日,泰戈爾在他的中國之行中經停濟南,徐志摩擔任隨行翻譯和接待陪侍,也曾下榻此處。  來源:濟南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