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台山風景區作為大型古建築群消防工作做的很到位
日期:2016/12/15 1:35: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五台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國佛教及旅游勝地,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和繁峙縣之間,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4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或者世界五大琉璃瓦佛教名山。山西省五台山風景區作為大型古建築群,有旅游景區3個,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4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6個,古寺廟124座,是全國著名佛教聖地。強化聯勤聯控,搭建合作型防火平台。多部門齊推動。政府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就景區消防工作進行研究部署,與安監、建設等9個相關管理部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嚴格實施“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全面落實消防安全監管職責。九部門定期召開消防工作推進會,部署景區防火工作,下發工作方案56份,各級領導帶隊檢查已經常態化、制度化。
結合福地養生理念,以琉璃為主要的建築材料,體現其玲珑剔透的特性,展現了一個晶瑩剔透的琉璃光世界。九華山緯度低,不會太冷,一年四季都可去。普陀山也是,不過最好在春季,萬木發陳之時。五台山最好在夏季,其他季節會很冷。峨眉山高,景點多在高處,因此也是夏季去最宜,但四季相差不太大。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系地層典型奇特,是全國地質科考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該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的,它們在地質學領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11個警種聯合分組,對菩薩頂等7個重點寺廟進行24小時蹲點執勤,對40余個開放寺廟進行不間斷巡防,確保萬無一失。多形式細排查。以鄉鎮、街道為單元劃分“大網格”2個,以行政村、社區為單元劃分“中網格”33個,行政村、社區內劃分“小網格”33個,指定網格管理負責人,對責任區實施無縫隙排查;區政府組織成立自查自檢小組,由各單位推選3名代表,每月開展一次互查互糾行動;996名消防志願者組成7支巡防隊伍,對景區寺廟檢查1200多次;在47個售票處全部設立燃香查處點,嚴管嚴控,徹除隱患。大力宣傳消防安全常識、法律法規知識,對景區消防監督檢查情況進行跟蹤報道,鼓勵群眾舉報火災隱患及消防違法行為,督促火災隱患整改。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輻射大、覆蓋廣的特點,對琉璃瓦古建築防火工作進行集中宣傳,營造無縫隙的消防覆蓋面。
注重消防意識提升。對鄉鎮、農村“兩委”負責人,寺廟僧侶,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400余次。購置景區消防巡查車,利用車載廣播和LED屏進行不間斷消防知識宣傳。五台山佛教協會定期召開例會,組織研判寺廟火災形勢,及時反饋發現火災隱患300余處。消防部門通過發放資料、答疑解難、隱患排查等形式,深入寺廟、家庭和單位進行宣傳,不斷延伸消防宣傳的覆蓋面。
並明令禁止在古建築及其附近施工時使用可燃材料;對30多處古建築周圍亂搭亂建及時予以整改,對70余處消防不合格建築設施予以拆除,杜絕滋生火災隱患;在景區47座大型寺廟安裝避雷設施,預防因雷電引起火災。實化預防機制。堅持防患於未燃的原則,對景區用電進行嚴格限制,要求琉璃瓦古建築內安裝電氣線路必須經政府部門和消防機關批准,並派專人全程督導。強化隊伍建設。景區政府針對五台山地形地貌特征,投入100萬元專項經費,配置消防摩托、消防宣傳車、細水霧皮卡車共8台,全面提高消防“硬實力”。消防部門扎實開展文物古建築“六熟悉”,對景區124座寺廟全部制定滅火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