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蔚州:壺流河畔的魅力古鎮

蔚州:壺流河畔的魅力古鎮

日期:2016/12/14 10:32: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蔚縣是歷史遺存豐厚之地,有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在蔚州鎮就有6處之多。

    來到蔚州鎮,倘若不探訪一下這6處 “國保”,豈不枉費此行。利用一個下午,就可以將這6處“國保”粗略游覽一番。

    周長七裡十三步的蔚州鎮如同一個“凸”字。

    在城內,從北向南游覽,蔚縣最雄偉的建築——玉皇閣為首站之地。蔚州城北面無門,取而代之的是坐落在幾丈高的城垣上的玉皇閣。廟宇緣何修在城牆上?帶著疑問拾級而上,過山門後,就可以仰望到玉皇閣大殿,站在它的下面,一種威嚴、森然的氣勢壓得我仿佛透不過氣來。

    春末夏初,樹木舒青漲綠,燕子在殿宇間飛旋,低飛時幾乎掠過游客的頭頂。午後的一陣風吹來,玉皇閣檐角上的銅鈴驟響,清脆明亮。玉皇閣大殿外觀三層,實為兩層,因第二層樓閣的中間又向四外兀突出一檐,設一周游廊,游客可以順游廊四顧。

    古城以北的田野一覽無余,壺流河迤逦如帶。大型推土機正在工作,聽說北城牆外要建設濕地公園。

    如今這座古建和壁畫雙絕的巍峨殿宇向游客敞開,工作人員介紹,在蔚縣,遼金元明清的古建遍地都是,一到小長假,北京的自駕游客就紛紛來到蔚州城看古建,而玉皇閣是必看的。

    歷史上,蔚州八百村堡北堡牆的最高處都建有真武廟,而位於蔚州鎮西北隅的真武廟規模最大。近年來,這座明代早期的建築得到不斷修繕。我們去時,工人們正在院內鋪設地磚,廟宇新換了部分瓦、門、窗等。

    在縣城鼓樓西街上還有一座明代建築——靈巖寺,是蔚州的名剎之一,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寺廟是正統年間蔚縣籍司禮太監王振奏請英宗所敕建的。

    平時高價購進谷物貯藏,等荒年減價出售的官府倉廒,成為“常平倉”。蔚縣常平倉為州倉,位於縣城鼓樓西側,原來的倉廒建築現僅存四座。去年,蔚縣對這處明代官式建築進行了修繕,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座糧倉博物館。因館門沒有開啟,我們只得透過狹窄的門縫,借著外面的光線,看到一些斗等倉儲器具,而館室外一盤碩大的石碾也吸引我們停下腳步。

    細細想來,這些曾經森嚴的殿宇、倉廒,猶如明王朝在縣城裡遠去的背影。

    千年古塔

    南安寺塔的“歲數”比蔚州城大。

    明洪武年間擴建蔚州城時,因南城牆從南安寺中間穿過,就寺廢而唯塔存。縣城南門西側的南安寺十三層密檐磚塔已逾千年的挺立,至今完好如初,這座遼代舊物已成為蔚縣古文化的“圖騰”。

    塔下現存一塔院,門前,黃色的佛燈在風中搖曳,大門緊鎖,從門縫中看到院裡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塔院民俗館”。

    過去,縣城人若能在塔巷裡居住那是一種榮耀。在巷口,一位老人兩手拄著一根拐杖伫立在風裡,老人告訴我們她今年已82歲了,在塔巷生活了三十多年,老伴已去世,現在和女兒生活在一起,白天她就在巷裡站一站。

    塔巷的人告訴我們,這位老人俨然都成“明星”了,來南安寺塔觀賞的游客都要和她聊上幾句,仿佛與她交談一番,就能更加深入了解蔚州的歷史。

    以佛祖命名的釋迦寺在縣城南關西側,大雄寶殿保存了元代的建築結構和風格,這是我市現存年代最早的一處木構建築。蔚縣博物館就在釋迦寺,蔚縣是北魏的發跡之地,對蔚縣的經營與浸染,可以從博物館的文物中找到線索。

    盡管蔚州城是在明初重修的,但這裡留下的決不是一個朝代的剪影,而是被歷史交替所繪制的一幅長卷。

    惬意生活

    蔚州鎮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臨邊用武之地”。建城時,多從軍事角度考慮,使蔚州城成為明代北方堡壘式防御系統的縮影。

    古城三面都開了城門,唯獨北邊不開門。明初重修蔚州城,一切從防御出發,蔚縣城因此被打造成當時的“鐵城”。如今,三扇城門只剩下了南門。玉皇閣是北城牆上唯一的建築,從匾額“目窮千裡”四字道出了玉皇閣建築的實質。玉皇閣其實就是登高望敵的“望樓”。在城內,不僅玉皇閣,鼓樓、景仙門等歷史遺存也都反映那段歷史。

    在蔚州鎮,人們與古寺廟、古門樓等相伴的日子,仍然在靜靜地流淌。

    從縣商務局的院子,可以登上鼓樓。站在鼓樓上,我們發現,在現代建築的簇擁下,城內古建築依然可以眺望到。

    遼、金、元、明、清畢竟已遠去,如今,蔚州鎮已失去御敵的軍事作用。走在蔚州鎮的大、小街以及蚰蜒巷裡,從人們不緊不慢的生活中,可以體會到時代賦予這座古城新的生命,以及人們新的追求。

    在玉泉街上,女人坊等眾多的商店充斥著流行時尚的元素。清早起來,在縣招待所不遠的廣場上,僅跳舞的人群就有三四撥,在流行音樂的伴奏下,人們有模有樣地舞動著身體,在這些舞者當中,不乏老人的身影。

    一把遮陽傘,一個方桌,兩三條長凳,就支起一個小吃攤。旋粉,面筋等當地小吃在城內隨處可見。吃每頓飯前,人們先吃上一碗涼粉,土豆粉做成的小吃,柔糯筋道,吃在嘴裡滑溜溜的。

    古鎮新貌

    蔚州鎮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朔州的營房,宣化的校場,蔚州的城牆和大同的婆姨被稱為北方“四大奇”之一。到蔚州城不能不看城牆,而看城牆最好的地方是在北城牆。城內一老人帶著親戚逛蔚州城,他告訴記者:“我從小在縣城裡長大,小時候還沿著城牆跑圈。”

    在玉皇閣上,臨城下望,可見到夯土包青磚的結實的牆壁,經過修葺,仿佛重塑起城牆的防御作用。古城保存了原城牆的三分之一,盡管大部分城牆“段落”已成頹牆殘壁,卻依然厚實,偶爾上面生長著一棵樹,偶爾又凹下去一大塊土,但是依然站立,在戍守武士般挺立的夯土前,我們仍然可以感到堡牆御敵的強悍氣勢。

    城外原來挖有護城河,河水環繞城池一周。伴隨著護城河綜合整治工程,部分護城河段得到修葺,已經修好的護城河,一彎碧水蕩漾,倒映著城牆邊婆娑的樹影,影影綽綽的。

    在城內小巷裡,許多地段都在施工,鋪設地磚,強弱電入地等,古城保護的氣息撲面而來。

    剪紙是蔚縣的一寶。在大街上,隨時可以看到以人物臉譜為內容的剪紙宣傳廣告,打造著“印象蔚縣”,在離釋迦寺不遠的“剪紙一條街”,更是荟萃了不同藝人的剪紙作品,這裡也成為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依托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古建築,蔚州正在建設博物館群,已建好6個博物館,還有6個博物館正在建設,今後還將再謀劃建設6個博物館。

    蔚州古城正煥發著新的魅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