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豐寧大刀闊斧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豐寧大刀闊斧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日期:2016/12/14 10:19: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豐寧確立 “生態立縣、開放強縣、旅游興縣、文化活縣”發展戰略,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構築以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基礎,以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化石文化、歷史文化、河源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資源開發為依托。突出打好“三張牌”,建設“兩條文化產業帶”,做好“四個文化產業園區”。到2015年,豐寧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5%以上,文化產業將真正成為縣域支柱產業。

    立足“五種資源”,夯實“三大基礎”,發揮“一大優勢”。 緊緊把握環首都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豐寧正在成為環首都經濟圈文化產業的龍頭區域。素有“京北絲綢之路”之稱的豐寧,自古就是京畿重地和京北通商要道。依托這種得天獨厚的文化產業資源優勢,豐寧五種文化產業資源為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

    ——化石文化資源。豐寧處於熱河古生物群核心區域,伴隨著長背脊燕鲟、灤河冀北鳥、阿氏燕獸的相繼發現,特別是被譽為“天下第一鳥”的“華美金鳳鳥”的橫空出世,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被中科院國家地質博物館確立為科研基地。

    ——歷史文化資源。五千年紅山文化,三千年山戎文化,近千年遼金元文化,四百年滿清文化,形成了清晰而幽深的歷史文脈。

    ——河源文化資源。京津“兩盆水”——密雲水庫、潘家口水庫的主水源潮河、灤河均發源於豐寧,“兩河”不僅哺育了豐寧百姓,也滋養了京津人民,更加深了河源文化的延展與推進。

    ——名人文化資源。豐寧是當代著名詩人郭小川、全國戰斗英雄郅順義的故鄉。郭小川先後兩任豐寧縣長,因其詩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被毛澤東譽為中國的“馬雅可夫斯基”。

    ——民族文化資源。豐寧滿族文化產品獨具特色,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藝術之鄉,滿族剪紙相繼被列入國家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作品《和平昌盛圖》、《鳳凰寶相瓶》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立足資源優勢,豐寧同時夯實三大基礎。著眼森林、草原、峽谷、溫泉、古洞、奇松等呈多樣化配置的旅游資源,健全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規模檔次和承載力,夯實生態旅游基礎。著眼北京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優質奶業、時差蔬菜、精品雜糧等有機產品,夯實生態農業基礎。著眼首都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地建設,培育“緣天然”高端有機奶,研制“九龍醉”健康型白酒,開發可再生能源,打造雙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全球最大裝機的抽水蓄能電站,夯實生態工業基礎。

    發揮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豐寧推進懷柔至豐寧一級公路建設,全線貫通後,豐寧到北京僅有90分鐘車程。這種區位優勢促使豐寧進一步打造北京產業轉移基地和文化消費腹地。

    在豐富的生態資源中植入獨特的文化元素,在弘揚“戰士詩人”的革命精神中打響品牌效應,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壯大文化產業。“文化豐寧”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全新登場。“豐寧文化產業要主打三張牌:一是生態文化牌,在加強京津生態屏障和水源地建設中拓展生態文化與產業和市場的深度融合。二是小川文化牌,以弘揚小川文化為主題,推動小川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三是非遺文化牌,打造以滿族剪紙、滕氏布糊為主,蝴蝶舞、吵子會、竹板落子、黃旗武會等各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豐寧縣委書記劉文勤這樣說。

    基於這種建設理念,豐寧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將建設兩條文化產業帶和四個文化產業園。京北第一草原文化娛樂產業帶以豐寧壩上草原為核心,抓好草原、森林、濕地、河源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全力提升“京北第一草原”文化品牌,打造國家5A級景區。湯河溫泉峽谷休閒體驗文化產業帶發揮溫泉、峽谷、森林、深潭的資源優勢,對湯河峽谷和洪湯寺溫泉進行綜合規劃包裝,形成夏季溫泉養生體驗、冬季溫泉滑雪相互促動的四季游格局,使之成為豐寧文化產業核心增長極。

    四個文化產業園建設。九龍山民族文化產業園按照產業聚集的發展趨勢,依托城區內九龍山公園,建設民族文化產業園,推進滕氏布糊、滿族剪紙、秸稈畫、桦皮畫、彩棉畫等產業進入園區發展,形成集公園、旅游、文化於一體的綜合產業聚集區。鳳山古鎮文化產業園搞好鳳山古鎮老城區的保護利用,恢復縣衙、文廟、城隍廟、文筆塔等,彰顯歷史風貌,傳承歷史文脈。發揮傳統商貿、特色飲食等優勢,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打造文化商貿物流園區。同時,擴建郭小川故居,建設郭小川紀念公園,把鳳山建成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融合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九龍醉文化產業園通過融合九龍山、九龍松等地緣文化,建設酒文化廣場、酒文化博物館、酒文化體驗中心等,把豐寧九龍醉酒廠打造成集生產釀造、工業旅游、文化展示、宣傳促銷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緣天然養生體驗產業園按照“創意農業、莊園經濟”的思路,建設有機草場、牧場和有機奶制品廠,豐富產業鏈,帶動發展農牧觀光旅游、有機奶產品生產體驗等新的文化業態,打造中國有機奶之鄉。

    項目建設是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重大項目將有效激活縣域生態自然資源、民族和民俗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活力,盤活本土文化創造力,激活民間資本投資潛力。2011年1月15日至20日,被譽為“中華百艷、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寧滿族剪紙,獨具匠心的彩棉畫和刻瓷作品,曾在奧運祥雲小屋和上海世博會上嶄露頭角的玉米秸稈畫,這些琳琅滿目、來自豐寧滿族自治縣土生土長的工藝美術作品連同它們的創始人和傳承人亮相河北省會石家莊。這是豐寧依托文化資源推動民間民俗藝術產品園區化、規模化、產業化的一次有益實踐。

    按照“產業、園區、項目一體化”思路,豐寧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區域性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包裝大項目,引進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通過園區運作的方式,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今年,豐寧已謀劃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文化產業項目20多個,其中部分重點項目將在年內實現開工建設。

    由唐山敢為先集團投資的蒙古大汗行宮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億元,占地30萬平方米,建設集景點觀光、民俗展示、文藝表演、影視基地、游憩娛樂為一體,以元文化為主題的大型草原旅游景區。目前工程已接近完工,將在今年6月投入使用。項目全部完成後,將成為豐寧壩上草原文化產業帶的重要內容和龍頭項目,使壩上旅游資源得到系統整合,進而進一步帶動壩上草原的文化旅游發展。

    自去年開始,豐寧在縣城北新區謀劃修建郭小川詩歌藝術主題文化廣場,邀請中宣部、中國作協、中國文聯有關專家對詩歌藝術館、雕塑、詩歌碑林等進行專門設計,展示廣場空間的文化底蘊與文化氣息,使廣場成為集休閒、健身、文化、娛樂、觀光於一體的文化中心和地標性建築。目前已完成規劃並進行招商引資。

    依托九龍山公園,豐寧謀劃了占地900畝的九龍山滿族文化產業示范園,項目包括滿族旗城、滿族文化體驗館、滿族剪紙藝術館、天下第一布糊寺、滿族博物館、非遺傳承基地、民間工藝品加工銷售基地、滿族民俗文化一條街等。建成後的九龍山滿族文化產業園不僅成為豐寧文化地標,而且成為京津冀乃至東三省的滿族文化中心,也是海內外滿族人祭天、祭祖的第一去處。通過九龍山滿族文化產業園的修建,使豐寧更具滿鄉風情,成為中外千萬滿族人的精神家園。今年3月底,項目將完成詳細規劃,年內完成開工建設前期准備工作。

    與生態文化旅游相結合,豐寧在京北第一草原所在的大灘鎮謀劃建設航天主題公園,圍繞虛擬太空體驗、航天互動游戲、電子競技娛樂等主題內容,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聲、光、電、數字化以及機械物理設備等高科技實現手段,為游客提供夢幻太空之旅,打造具有航天高科技和地方特色的未來之城。項目包括太空植物園、航天員太空訓練營、科幻影視基地、天文觀測站等。今年5月底將完成詳規,年內完成招商工作。石家莊12月26日電 記者劉麗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