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最早的建築形式
所謂窯洞是沿土壁掘出與地面平行之洞穴,又稱橫穴。它與天然洞穴頗為相似,可能是古人最早創造的建築形式,現存實例可見寧夏海原縣菜園村遺址。但它的時代較晚,約在仰韶晚期,即公元前2600~前2200年期間。其中一處遺址包括室外場地、門道、門洞及居室四部分。居室平面呈梨形,面積約16平方米。門東向,室內中央有一灶坑。室頂作弧度較平之穹窿狀。
東吳用石塊砌築歷史文化名村
馬家窯遺址開啟了二次大發掘
故宮博物院如何煥新顏?解讀故宮“三變”
沈陽文物古跡9月1日起有“法”保護
人民網:“男子破壞明長城”暴露長城保護困境
中國古建築自然美感
魏新帶您山西尋古,專家為您品賞古建
邂逅古典意境之美 盛夏清靜尋游清涼古鎮
“中國好校友”向母校捐6棟徽派古建
武漢將改造漢口粵漢碼頭閘口 請回百年前鐵軌枕木
香港重慶大廈:“低端全球化”的中心
3000多年前文物佐證:慶陽古城就是“活著的千年古城池”
五一路改造在即,有些太原記憶可能消失!
7旬老人自掏腰包 組團修復百年水碾坊
世界城市建設和名城建築遺產保護
九龍坡拆文物古建築周邊違章建築
即墨復原古村
夏、商、周三代建築概況
明故城牆新聳立孔子故裡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