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門窗南北風格不同
日期:2016/12/15 1:24: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常常有精巧的木雕,所謂雕梁畫棟、曲欄朱檻指的也就是這個。山西、安徽、江南水鄉和閩粵地域建築上的木雕都是十分有名的。浙江紹興、東陽一 帶的木工當年名揚天下;山西豪門富甲一方,其建築豪華如非親眼目擊都無法置信;徽州\"三雕\"(石雕、磚雕和木雕)之一的木雕既嚴肅又生動;而閩粵地域 的木雕施彩濃厚,又別有一種風情。
中國古代建築以梁柱木構造為主,牆普通不承重,所以廊柱內柱與柱之間普通裝置格門或格扇替代牆面,多為六扇或八扇,既通風、采光、裝飾,又與外界隔斷。古 代建築物較高,所以格扇外型也窄而高,細長高挑,如苗條淑女,故人們形象地稱格扇中間的條環板為腰板,束腰以下為裙板,頗為擬人化。上部的格心有直棂和菱 花兩種,紋飾有正方、斜方格眼、萬字流水紋、品字回紋、蜂窩紋、球路紋等,有的開光雕人物、花卉。小巧剔透,繁而有序;腰板和裙板多以浮雕裝飾,或雕琢人 物故事,如三國故事、大船稱象等,或山水、花卉、動物,如八駿八鹿、博古圖等,人物或須發畢現,詳細而微,或厮殺混戰,生打動人,或醉酒賦詩,佯狂顛倒, 均表現得淋漓盡致;花卉紋花瓣翻卷有致,花葉抑揚紛披,自然生動。
中國古典家具與建築的關系非常親密。一方面,建築的尺寸普通以家具的尺寸為根據,\'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塗(途)度以軌\'。另一方 面,家具的外型、構造遭到建築的影響,假如建築是表,家具就是裡,這種表裡關系表現在外型和構造上一脈相承,如童柱、角替、須彌座即是家具中的矮老、站 牙、束腰,在外型言語和裝飾手法上都到達了表裡調和,裡外照應。
中國古代不同地域的建築有著不同的作風,門窗的式樣也情味大異。比方僑鄉福建和廣東一帶,人們愛好在建築上大施彩繪,所以閩粵地域出產的門窗常見到有大漆 繪就並加以純金塗飾的。相反的,色彩以青灰為主的江南水鄉,人們的審美觀念中也以清爽淡雅為美,因而門窗也少有彩繪,而常常以草本色示人。工藝方面中國南 北地域也有差別。像浙江一帶雕工興旺,而浙江產的門窗上無論浮雕還是透雕,質量都是數一數二的。清代歷史上有浙江木工向山西遷移的記載,所以在一些山西門 窗上也能看到南方的秀麗作風。另外,江浙地域特別是蘇州的工匠,其技巧的精致瑰麗也是格外有名的。為克制木材的應力而發明創造的攢插工藝,不只使幾何紋樣 的門窗展示驚人的細膩風范,也使花節這一本來只是門窗構件的小小物事故得多姿多彩。在中國的北方,人們更多的還是用了交叉的工藝,不只省工省料,而且伸展 大方。
在當今鋼筋混凝土時期,我們已難以見到這樣的建築藝術品,在這些珍貴的藝術瀕臨消逝的時分,我們多方搜集並展出了中國古代不同地域有代表性的木雕門窗及其建築擺設。在這裡您即能感受中華民族古代精巧的建築藝術,又能領略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歷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