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觀古鎮方山鄉“合協路”譜“和諧曲”
日期:2016/12/14 10:17: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歡快的秧歌跳起來,喜慶的鑼鼓敲起來……,在四川阆中市方山鄉方山村,村民像過年一樣,圍著剛剛立起的牌坊載歌載舞。“這是方山村干部群眾向黨的90周歲生日獻上的一份厚禮。現在路修通了,牌坊立起來了,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才對得起恩人,對得起這條‘合協路’,對得起這座牌坊。”村黨支部書記劉紹錄手撫嶄新的牌坊,向村民們說。
路,牌坊,農村經濟,能人……幾個詞再次把村民們的思緒拉回到從前:方山村地處海拔880米的大方山腳下,與蒼溪縣白驿鎮接壤,屬於革命老區,由於長期交通不暢,制約了經濟發展。看著周圍村子在新農村建設中發展得如火如荼,當地政府急、村黨支書急、村民都急。
村民的心,游子最懂。早些年就外出經商的馮永海、張燕夫婦及馮永林、馮永榮、馮永強等鄉友,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發展,交通不便是他們心底曾經的痛。去年4月,聽說方山鄉黨委、政府號召家鄉人修建村道水泥路,他們表示堅決支持。馮永海夫婦帶頭捐資300萬元,馮永榮、馮永強等各捐資10萬元,共籌集資金400多萬元。幾個人於同年5月上旬,帶著施工隊,開著全套修路機械設備回到村裡,與村民一起建設村道公路。
經過一年的建設,一條長7公裡,寬5米的水泥路終於建成。竣工通車那天,村民們為這條路取名——合協路。
一路通,百業興。今年,全村一下種植了500多畝生姜,生姜訂單也早早到了村民們的手中,僅此一項,全村就可獲得收入上800萬元。
交通便利帶來的效益真是立竿見影,但村民們心中又多了個事:沒有大家的合力,就沒有這條路,就沒有方山村的今天,一定要讓方山村人世世代代銘記昨天,感恩今天,創造明天。
一呼百應,村民們一致同意,湊錢在合協路上修一座牌坊,立一塊功德碑。牌坊修起來了,對聯也刻上去了:松青竹翠方山巍峨披錦秀,柳綠花紅老區兒女競風流,橫批“合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