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城牆磚頭

城牆磚頭

日期:2016/12/15 1:22: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天上午,網友“藍色眼淚的微笑”在南京西祠胡同論壇發帖稱:南京市下關區八字山公園內有一段明城牆,同市區內的明城牆相比,這段城牆要殘破許多。城牆頂的不少城牆磚都嚴重松動,隨時都有可能掉落下來。網友質疑,這段城牆應該是後來修繕過的,為什麼質量這麼差呢?萬一城牆磚掉下來,砸到人怎麼辦?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這段城牆疑似豆腐渣

  網友“藍色眼淚的微笑”在網帖中講道:位於南京下關小桃園旁邊,八字山公園內的一段城牆已經傷不起了。究其原因,該網友估計是這段經過後期修繕並使用水泥作為黏合劑的城牆,修繕時所使用的水泥標號明顯不合規定,結果導致本應黏合緊密的城牆磚,現在不僅不少已經不見了蹤影,而且裸露出來的水泥塊,用手拿起一塊也能很輕松地捏成粉末。

  由於網友發帖有圖為證,不少網友跟帖表示擔憂:後期修繕後,碩大的城牆磚如此不牢靠,如果掉下幾十米高的城牆傷人後算天災嗎?被城牆磚砸傷保險能賠嗎?

  記者調查

  水泥砂漿輕輕一碾成沙灰

  根據網友反映的情況,昨天中午,記者趕到了下關區八字山公園。從挹江門拾階而上,記者經過了一段大約500米長的城牆,隨後又經過一個轉角,一段有鐵欄桿保護的古城牆呈現眼前。只見一些本來就殘缺不全的古城磚,有的明顯已經出現了風化後的龜裂,最上層的不少城牆磚已經沒了蹤影,露出了後期維修時攤鋪的水泥砂漿,而這些本該強度很高的水泥砂漿,記者拿起一塊輕輕一碾便成了沙灰。

  家住附近的張大爺正在城牆上散步,看到記者拍照,對著這段城牆連連搖頭,張大爺認為,這段城牆後期修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張大爺指著許多已經不見了城牆磚,唯獨剩下一些修繕時攤鋪不均的水泥砂漿灰說:“這不知道算不算偷工減料,本該起固定城牆磚作用的水泥,竟能用手輕輕碾碎,現在最上層的不少城牆磚已經不見了蹤影,剩下的一些經常被搗蛋孩子用腳一蹬,結果幾十斤重的城牆磚,就從幾十米高的城牆上應聲落下,城牆腳下就是游人眾多的小桃園沿河廣場,那情況實在太危險啦,萬一城牆下有人,一旦被高空墜落城牆磚砸到,腦殼不被砸破才怪!”

  主管部門

  這段城牆2004年左右修繕過

  帶著市民的疑問,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了南京市文物局,文物管理處副處長姜先生接受了記者采訪。

  姜處長表示,小桃園附近的那段城牆,2004年左右曾經修繕過一次。“小桃園附近那一段城牆,之前已經殘破的相當嚴重,最終經過專家討論,決定經過簡單修繕之後,基本按照原狀進行保存。所以這段城牆沒有完全砌起來,而是在邊沿安裝上鋼架,避免游客站在城牆邊發生危險,也是為了游人不對已經殘破的城牆造成破壞。”姜處長告訴記者。

  那麼這段城牆當初修繕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為何要把城牆磚黏合得如此松動?姜處長表示,是為了方便以後的修復。“這段城牆以後會不會再修復,現在還不好說,所以說當時修繕時城牆磚不能黏合的太緊密。如果黏合的太緊密,日後如需要再修復的話,城牆磚就難以分開了,最終反而會對城牆磚造成破壞。所以說當初修繕時,使用了標號較低的水泥,並且按照文物修繕‘修舊如舊’的原則,兩層磚之間的水泥也不能抹的太滿,而是要留出空間,顯示出歷史侵蝕的樣子。即便如此,磚與磚黏合的還是比較緊的,自然情況下,一般是不會脫落的。但是因為這處公園免費開放,每天有很多游客,不少游客又經常爬到鋼架後面,蹬踏古城牆,所以才造成一些城牆磚發生脫落”,姜處長這樣表示。

  姜處長表示,文物局已經派出工作人員,在城牆上面巡邏,一旦發現有城牆磚松動的情況,馬上進行修繕。文物局會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並且從來也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記者詢問,一旦發生城牆磚墜落,傷及市民,文物局是否有處理的預案時,姜處長表示,沒有相關預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