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反復論證長沙南宋古城牆將部分原址保護
日期:2016/12/15 1:21:5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前不久在長沙主城區萬達廣場工地發現的南宋古城牆,究竟是異地遷移保護,還是原址就地保護,連日來成為長沙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之一。記者25日從湖南省文物局長會議上獲悉,這一段存留著長沙千年歷史記憶的古城牆,經過文物主管部門、長沙市政府及文物保護專家的反復論證,將選取文化信息最豐富的一段進行原址保護,其余的遷移保護。
2011年11月,長沙萬達廣場項目工地發掘出土了120米長的古城牆,其年代始於南宋初期,歷經元、明、清,至民國時期,見證了長沙城址與湘江岸線的千年變遷,其中有20多米保存狀態比較好。古城牆面世後,長沙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多次與文物部門和萬達項目建設方溝通協商,制訂保護方案。
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過多方面的論證,並聽取了國家文物局和北京方面的文物保護專家的意見後,決定采取部分原址保護的方案,選擇文化信息最豐富的一段進行原址保護,其長度將在20米以上。剩下的近100米城牆進行遷移保護,遷移地點可能為湘江風光帶或附近的歷史文化街區。
發掘出土的古城牆,是古長沙城重要的地理坐標,反映了原來的城市格局和地貌變化。江文輝表示,保護方案確定後,接下來將盡快開始施工,組織地質勘探和水利專家,解決防汛抗洪問題。同時,繼續推進古城牆及其周邊的考古發掘,具體弄清楚城牆基址的寬度,為原址保護做好基礎工作。專家發現,古城牆中有一段宋代的是凌亂堆積起來的,推測可能與當時抗元的戰斗有關。江文輝透露,將以這段10多米長的宋代城牆為原址保護的核心,向兩端延伸。
據介紹,古城牆原址保護完成後,將對公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