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福州建“文化遺產保護特區”拆除影響風貌建築

福州建“文化遺產保護特區”拆除影響風貌建築

日期:2016/12/15 1:21:1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兩山兩塔兩街區”保護規劃方案初成,擬逐步拆除、外遷、改造影響風貌的建築,原省廣電大樓也建議拆除

  記者昨日獲悉,福州“兩山兩塔兩街區文化遺產保護特區”規劃和區域內城市設計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待優化調整。福州市規劃部門建議,擬規劃拆除原省廣電大樓,控制“三山視廊”、“兩塔視廊”內建築高度,沿古田路規劃集中綠地。

  根據方案,該保護特區規劃范圍西至白馬路,東至五一路,北至楊橋路,南至古田路,面積約147公頃,涵蓋烏山、於山、烏塔、白塔、三坊七巷、朱紫坊、安泰河,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精華中的精華地區。

  【規劃初案、建議】

  保護特區內有61處文保單位

  據相關部門統計,該保護特區規劃范圍內有文物保護單位61處,其中國家級12處,省級19處,市級25處,區級5處。此外,區內初步統計還有約165處歷史建築,從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近200段,且古樹名木遍布。

  據了解,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良镛院士,曾在其學術論文《尋找失去的東方城市設計傳統》中,高度評價古代福州的城市建設,認為“福州古城對山水的利用,強調重點建築群、城牆、坊巷、中軸線、綠化,形成了中國古代最為傑出的城市設計美學”。

  “‘兩山兩塔兩街區’內,基本保留了唐宋以來形成的傳統街巷,是研究福州城市建設演變的活化石,對研究古代城市選址、布局及建設具有較高價值。”福州市規劃部門有關負責人說。

  擬拆有礙建築讓於山顯露

  福州市政府、市政協近日召開“兩山兩塔兩街區”深度開發利用專題協商會議。會議介紹了該區保護開發利用情況。

  在會上,三坊七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保護特區將結合整體歷史遺產格局的展示,圍繞代表性景觀面與軸線,對整體文化歷史意象進行塑造,突出文化特區歷史代表性的文化氣質,引領文化產業發展,並以深具活力的歷史城市畫卷為核心,提供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福州市政協建議,促進於山山體展現、景區內景觀整治,拆除有礙於山南、北、東面的建築,使於山顯露出來。福州市相關部門將根據實際綜合整治。

  “兩塔視廊”內控制建築高度

  據了解,下一階段,規劃部門將嚴格控制區域范圍內的建設,嚴格遵循多拆少建的原則和控制建築風格、控制建築高度。

  在“兩山兩塔兩街區”內,福州市規劃部門建議,近遠期統籌考慮,逐步拆除、外遷、改造各類影響風貌的建築,將積極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溝通、協調,擬規劃拆除原省廣電大樓,控制“三山視廊”、“兩塔視廊”內建築高度,沿古田路規劃集中綠地。

  原省廣播電視大樓是當時福州城區標志性建築,位於鼓樓區古田路2號,10層框架結構,高48米,1987年8月2日開工,1991年12月31日竣工,整個建築物呈扇形,主樓中部為10層,其余9層。該大樓目前已轉讓歸屬於協和醫院,大門口已掛上紅色的“協和醫院”大字。而新的福建廣播電視中心大樓,位於北江濱大道、尤溪洲大橋附近,去年元旦投入使用。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協和醫院辦公用房較為緊張,醫院計劃將原省廣電大樓改造裝修。如果因開發“兩山兩塔兩街區”需要拆除該樓,相關部門需與協和醫院協商後才有定論。

  烏山上省氣象台將搬至金山

  福州市政協建議,加快烏山上的省氣象台、省電視台搬遷進度,以便在烏山頂上建立觀景台或演藝場所;烏山建立碑文展覽館,以更好地解讀和展示烏山豐富的碑文內容。

  記者獲悉,規劃部門現已完成烏山上的省氣象台搬遷選址工作。在福建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按照福州市《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和省政府“還山於民”的要求,省氣象局將實施省氣象局大院內除保留省氣象台地面觀測場外的整體搬遷。在金山建設集業務服務、科技創新、技術保障、科研實驗、教育培訓、應急指揮等為一體的福建省氣象防災中心。在建新鎮淮安山建設福州高空氣象探測站。

  今年8月10日,省政府現場協調會要求,加快推進省氣象防災中心項目建設,陳榮凱副省長在省氣象局局長董熔及福州市政府楊益民市長等陪同下,赴福州金山實地查看省氣象防災中心項目准備工作。

  【旅游開發】

  烏山、三坊七巷捆綁申報5A景區

  福州市規劃部門建議,“兩山兩塔兩街區”建立區域內重點建築群、城牆、坊巷、中軸線、綠化、水體的有機聯系,通過視廊控制、多種交通方式、多種交通線路串聯將單個片區有機連接,成為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區。

  記者獲悉,鼓樓區將持續推進烏山歷史風貌區建設,保護修復彌陀寺、石塔寺、慈善堂等,使之與烏山風貌區相協調。冠亞廣場前的古城牆、新發現的古城牆擬建設成為休閒綠地和文化場所,與於山城牆進行有效的銜接,呈現歷史風貌。

  據悉,目前福州市和鼓樓區有關部門,正整合烏山歷史風貌區和三坊七巷街區捆綁申報國家5A級旅游景區,與於山、屏山聯合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擬開發地下防空洞 連烏山和於山

  據了解,鼓樓區將整合旅游文化資源,加強烏山歷史風貌區與三坊七巷街區的旅游對接,擬開發利用景區地下防空洞,連接烏山景區和於山景區。

  防空洞內擬利用旅游“叮當車”作為交通工具,同時在防空洞內用聲、光、電打造旅游互動項目,將“兩山兩塔兩街區”打造成國際、國內知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通湖路口將建海峽旅游服務中心

  鼓樓區目前正著手建設海峽旅游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選址通湖路與道山路交叉口,毗鄰三坊七巷南端入口和烏山風景區北大門,擬建設成為集智慧旅游、游客服務、網上平台、旅游咨詢等為一體的游客服務中心。

  另據了解,目前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3000多平方米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芙蓉園,保護修復正進入原居民動員搬遷階段。這裡曾被譽為福州四大園林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