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貴州省政協提案建議恢復中國最大屯堡式莊園

貴州省政協提案建議恢復中國最大屯堡式莊園

日期:2016/12/15 1:20:5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記者30日從貴州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獲悉,民進貴州省委基於保護歷史文化遺跡,建議“完整恢復興義‘劉氏莊園’”。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位於貴州興義市南郊下五屯,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歷時90余年建成。

  劉氏莊園圍牆長1600米,內有十三組四合院建築及大量獨立單體建築,占地面積達5.97萬平方米,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屯堡式莊園建築群。

  清朝鹹豐年間,雲貴回、苗等民族反抗清廷,雲貴總督張亮基令各地堅壁清野,築堡齊團,聯村並寨。興義下五屯劉燕山搶築石堡,取名“永康堡”,建炮樓、垣牆等“屯堡”式防御建築和居所。民國年間,“永康堡”為貴州督軍、省長劉顯世和游擊隊軍司令、滇黔邊務督辦劉顯潛故居。劉顯世、劉顯潛為劉燕山後人,是民國時期貴州“興義系”軍閥的首腦,對“永康堡”建築又有增修。

  貴州興義劉氏莊園建築群不僅具有藝術價值,對研究清朝鹹、同時期回民起義、團練及西南軍閥史亦有重要意義。

  1950年後,劉氏莊園建築群被用作糧倉,大部得以完好保存。現在向公眾開放的“劉氏莊園陳列館”占地面積7904平方米,有劉氏家族及地方文物300余件,其中,何應欽贈送的“省長劉群經碩墓志銘”、“克缵前緒”匾額更是文物珍品。

  1988年,政府機構撥款維修劉氏宗祠,1989年10月在莊園內建成中國唯一的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

  目前,劉氏莊園已不完整,除已開放的劉氏莊園部分區域外,有167處民居夾雜其中,也有敬老院等公益機構在內。此外,產權原屬劉氏莊園現屬當地居民的督軍府、劉公亮宅、老議事廳等建築,如不及時搶救修復,有被產權人拆除之虞。

  民進貴州省委提案《關於完整恢復興義“劉氏莊園”的建議》認為,相較於四川劉文彩莊園的5.8萬余平方米和山西喬家大院的8724平方米建築面積,劉氏莊園體量更為龐大,為中國南方古建築群所罕見。

  鑒於這一古建築群的歷史及藝術價值,民進貴州省委建議貴州省政府相關部門牽頭,與黔西南州政府、興義市政府聯合辦理,全面恢復劉氏莊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