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鄭州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緩慢 多處文物面臨困境

鄭州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緩慢 多處文物面臨困境

日期:2016/12/14 21:27: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如果將鄭州的保吉寨放到天津,也許就不會有市民的這一場虛驚。在那裡,被列入文物普查單位的建築,都會被掛牌保護。

 

  專家認為,鄭州的文化遺產保護起步晚,目前的規劃和理念跟外地有一定差距。我們需要做的,不僅是提高城市文化的知名度,還應該和市民的生活、城市的發展相結合。

 

  天津和哈爾濱的做法

 

  讓考察團成員念念不忘

 

  這幾天,讓考察團成員念念不忘的,是天津和哈爾濱的保護方式與目前的成績。

 

  參與考察的登封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常松木說,這一整套方法,確實給其他地方的文物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天津市於2005年通過了《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對歷史風貌建築的各種保護規定。

 

  目前,天津市已經對528座風貌建築設置保護標志,進行掛牌管理。人們看到每一座建築時,都能了解到這座建築的建設年代、建築風格、歷史變遷和趣聞逸事等。

 

  根據規劃,天津市對街區內的歷史建築,原則上不得拆除,同時嚴格控制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新建、改建、擴建活動必須符合歷史環境的尺度,不得損害歷史建築的可識別性。

 

  哈爾濱也有類似的做法。並且兩個地方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哈爾濱極具俄式風情的中央大街,日均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現在成為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

 

  在常松木看來,在許多地方,城市化與文化遺產保護常常處於尖銳對立的境地,但天津、哈爾濱、蘇州、福州以及日本京都卻做到了發展與保護並重。這些城市的實踐證明,文化遺產在城市建設中可以擁有尊嚴,可以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惠及廣大民眾。

 

  鄭州最需要做的

 

  就是給保護建築掛牌

 

  那麼,鄭州目前最需要做的、最容易實現的是什麼?

 

  在常松木看來,目前應該盡快掛牌,把列入文物普查名錄的,比如保吉寨的寨牆等,先保護起來。

 

  在他看來,被列入文物的,有文物法作為護身符,抗壓能力顯然更強一些,而被列入普查名錄、還沒有歸入文保單位的,就必須進行掛牌保護了。

 

  而鄭州的優秀近現代建築,之所以遭遇部分被拆的命運,和沒有掛牌的關系也很大。

 

  此前,鄭州市相關專家也認為,我們文物保護的速度,趕不上城市化的進程。很多暫時夠不上文物級別,卻仍有保護價值的,就處於無法可依的境地。

 

  目前,文物保護的認定由文物部門負責,但是具體的建築保護由住建部負責。哈爾濱、天津等地,掛牌工作都是由房管局做,但現在鄭州的住建部門尚沒有參與這一領域。

 

  不過,一個事實是,天津、哈爾濱等地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起步要比鄭州早十幾年。鄭州目前的《歷史文化名城規劃》,仍處在專家審議階段。

 

  從不懂保護到學會保護

 

  需要一個過程

 

  參與考察的文物部門的一名專家、負責人表示,鄭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滯後,歸根結底還是和經濟不夠發達、起步較晚有關。

 

  在他看來,文物保護的意識,是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而體現的,只有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才會重視,比如東大街上的郭家大院,現在誰敢拆?但是早些年,比郭家大院漂亮得多的,著名作家魏巍故居的明清建築大院都被拆了;修建紫荊山路時,直接把商城城牆拆掉,穿城牆而過。過去有句話叫做“盛世修廟”,說的就是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在他看來,哈爾濱和天津之所以能走在前面,和當地的保護傳統是有關系的。

 

  像天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就說過,“天津的小洋樓,北京的四合院,都不能動。”所以不管“文化大革命”怎麼破壞,這些地方都保留著。還有西安,新中國成立後早期的規劃,就要求城牆周邊不能建高層,不能搞建設。

 

  而鄭州對文物的價值認知,就顯得太晚了。馮玉祥主政時,為了修大同路,直接把商城城牆上的磚拆下來。長期以來,鄭州一直是小縣城,從明清到民國都不是省會城市,文物保護的理念,並沒有根深蒂固。

 

  “但是現在,城鎮化建設太猛烈了,我們從來沒有感受到對文物的保護這麼重要。不過整體來說,從政府到民眾,保護意識是不斷提升的。”該負責人說。

 

  發掘鄭州遠古文化

 

  彰顯“古城”文化特色

 

  事實上,鄭州市最近幾年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上述負責人稱,鄭州文物部門對於文物保護一直投入很大,不亞於任何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尤其是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等,花費了很大力氣。

 

  鄭州和其他城市的不同點在於,我們更多代表的是一種遠古文化。鄭州不僅是商城、管城、祭城,而且擁有西山遺址、老奶奶廟遺址、大河村遺址、東趙遺址、登封王城崗遺址、新密古城寨遺址等文化遺址。10萬年前,鄭州已經有人類生活;8000年前,這裡已形成村落;5000年前,這裡已築有城池;4000年前,這裡已誕生王權。我們應抓住這一點,將鄭州打造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彰顯鄭州的“古城”文化特色。

 

  他表示,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鄭州的文化怎麼體現商業價值。目前我們的文物保護,沒有規模效益,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政府部門正在逐步解決文物保護的價值怎樣體現在都市區建設中、怎樣避免城市化建設中文化生態被破壞的現象。

 

  目前,鄭州已探知文物遺存6000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在河南省居於首位,在全國665座城市中位居前三。鄭州需要努力的是,讓許多極具地標性文化價值的古跡,如少林寺、二七塔一樣成為鄭州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這也提醒鄭州的決策者,重視文化對鄭州的意義,考慮怎麼將城建與文化融合。這是個大課題,需要時間與實踐。”該負責人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