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祁縣梁村洪福寺修繕迷局:修還是沒修?

山西祁縣梁村洪福寺修繕迷局:修還是沒修?

日期:2016/12/15 1:20: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一處古建築是否修繕,本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然而在山西晉中市祁縣梁村洪福寺是否得到修繕的問題上,卻變得撲朔迷離。

 
    祁縣洪福寺,位於縣城東南約15公裡的梁村,現存前後兩座大殿及東西配殿,這裡早年被糧庫占用,現在仍然是糧庫使用時期粗陋改造的面貌。


洪福寺可謂沐浴水火,數年前西配殿失火,大火殃及正殿,西側前檐屋頂燒毀約五椽寬度,大殿露天,火災已過數年,這裡再無人過問,正殿和西配殿火焚之後就一直露天淋雨,不僅如此,正殿後檐也在雨水侵蝕下塌了大洞,已經淋雨多年。


    2012年7月14日,我來到梁村調查洪福寺,現狀令人悲憤,通過網絡呼吁搶救後,在當地產生了一些影響,從一些新聞報道中我知道一年來祁縣的縣委書記、縣長、分管副縣長、晉中市文物局的局長、山西省文物局的局長等領導先後視察過洪福寺,這麼多領導親臨現場,洪福寺該得到修繕了吧?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一年過去了,沒有得到洪福寺開工修繕的消息,又到雨季,木結構大殿還在露天淋雨嗎?我已記不清是第多少次通過微博追問了,2013年6月26日,晉中市文物局認證微博@晉中文物回復了我的問題,回復中說:“祁縣洪福寺正殿已於昨日搭建了木構架的保護大棚”。
山西失修古建積累的問題多,所需資金甚巨,我亦體量地方的難處,無意緊追不放,但雨季又至,沒有大資金,先花點小錢搭個防雨棚也能安度雨季,山西的長治市去年搭了不少棚子,這種防雨棚也是工棚,可以一直使用到維修結束,並不浪費,即使資金一時無法齊備,先有個棚子也能多等上幾年,大家都安心。

 

    看到兩家官方微博回復我說洪福寺已經有了棚子很高興,一年來的努力終於有了點成果,很想寫篇文章表揚一下地方上所做的工作,題目都想好了,就叫《祁縣洪福寺--沐浴水火待新生》,於是通過微博索要幾張現狀照片,但是我沒能得到。

 

    只好委托朋友去洪福寺看看,2013年7月2日,在收到回復一周之後,朋友來到洪福寺拍攝了以下照片,現狀卻令我大吃一驚!大失所望!

 朋友拍回的照片顯示洪福寺正殿前搭了個很簡易的腳手架,前檐屋頂覆蓋了些塑料布,本村的老鄉說大約半個月前來人搭了個架子,此後就再沒人來過。這就是傳說中的“保護大棚”?!

 

    進入殿內更令人吃驚,去年只是後檐西側塌了大洞,後檐東側滲漏嚴重,尚未坍塌,如今東側也塌了大洞,覆蓋在兩個大洞上的塑料布早就被風刮走,看來今年的淋雨機會洪福寺一場也沒躲過!

 還有更令人吃驚的,前殿的西山牆去年來時還好好的,今年已坍塌,前殿是一座明代風格建築,山面木結構用料很小,如今牆塌了,存在很大風險,但可見的搶救措施只是在殿內支了根木棍,它還能扛得住今年的雨季嗎?


 雨水侵蝕下木結構建築損毀的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年功夫正殿多塌了個大洞,前殿山牆倒了,每一天都是損失,還有時間等嗎?


    官方微博的回復我還真信了,要不是認真了一點請朋友去現場看看,我可能還在為你們歌功頌德,鋪上張毫無用處的塑料布也算搶救措施?問題曝光一年,各種領導去了個遍,最終收獲一張塑料布,應付手段真乃高明!崽賣爺田心不疼,古建築還在淋雨、在滴血,誰是扼殺他們的凶手?!


    這讓我想到去年寫的一篇文章 《搶救山西古建築我只相信眼見為實》 ,呼吁保護一年多來收到大量信息,但真正付諸實施的並不多,無論你做了多少前期工作,只要古建築還在淋雨,那都不是實際搶救措施,搶救至少要做到損失不再擴大。

    如果文物部門也能認真一點,這個簡單問題,何以搞得如此復雜?我只關心洪福寺將如何度過今年雨季,撥開迷霧,它還在淋雨!

    在洪福寺的腳手架上懸掛著一幅標語“文化遺產不可再生,加強保護刻不容緩”,落款是祁縣文管所,我想請問祁縣文管所,你們怎麼理解“刻不容緩”四個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