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千年古獅城藏於千島湖水下
日期:2016/12/15 1:21:4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千島湖水下,藏著兩座千年古城——獅城(原遂安縣城)和賀城(原淳安縣城)。
獅城建縣於漢,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目前所在,從遷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歷史。這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古城。
“獅城水下古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年代”一欄則注明為“明、清”。其實,獅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遠。據載,遂安於公元208年(東漢末年)設縣,唐武德4年,遂安縣城遷至今所在地,因背依五獅山,故又稱獅城。
1959年,為了建造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當地人章維钊,是這次水下直播的工作人員之一。他雖然沒能親眼目睹獅城的模樣,但在父輩們千百次的講述中,古獅城的樣貌已經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輪廓——獅城水陸交通便利,有5個城門,各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垣四周還添設8座碉樓;城內多名勝古跡,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
“1959年時,獅城北門城樓上還有一口元朝的古鐘,重3000斤。抗戰時期,老百姓還敲鐘警報。這些在縣志中都記載得很詳實。可惜,潛水員已經下水排摸了幾次,都沒有找到這口古鐘。”章維钊有些遺憾地說。
已經77歲高齡的余年春,是土生土長的賀城人,1959年遷到了現在的千島湖鎮。余年春回憶說,因為賀城沒有城牆,他年輕時最喜歡到獅城的城牆上來轉轉,“這些明代城牆淹沒前還保存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