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漢晉至唐代的城牆對確定晉陽古城的建築構造有重大意義

漢晉至唐代的城牆對確定晉陽古城的建築構造有重大意義

日期:2016/12/15 1:19: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日前,在正在發掘的晉陽古城遺址一號建築基址上,一座北宋時期的寺廟基址已被完整地發掘出來。該項目領隊韓炳華指著旁邊的一段夯土牆說,這段漢晉至唐代的城牆才是這裡最重要的發現,城牆上的唐代水閘首次在國內發現。這一發現,對確定晉陽古城的建築構造有重大意義。 

    晉陽古城考古發掘自2011年發現北宋時火燒水灌晉陽城時留下的灰燼層後,極少有情況向外公布,但實際上取得了不少考古發掘成果,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和困惑。比如此次發現的北宋寺廟基址,如不將其“請走”,就很難解剖其下面更有價值的北朝和隋唐的遺跡。而在基址旁開挖的1米多深的探溝中,有一層數十厘米厚的“灰燼層”,其泥土中摻雜著大量木炭碎屑。韓炳華說,這就是北宋時期的文化遺跡埋藏層,表明晉陽城毀於一場大火,有力佐證了史書中記載的宋太宗趙光義火燒水灌晉陽城的事實。 

    “據史書記載,晉陽城有城門24座。但至今尚未找到任何一座。”韓炳華介紹,晉陽城延續使用近1500年,各個時代的城址疊壓在一起,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厘清不同時代的城址格局,然後重點圍繞北朝、隋唐晉陽城的遺跡開展發掘保護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