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湖藍山縣毛俊水庫工程文物調查勘探情況簡介

湖藍山縣毛俊水庫工程文物調查勘探情況簡介

日期:2016/12/14 21:27:0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藍山縣毛俊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供水,兼顧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工程,包括庫區與灌渠兩大部分。庫區位於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毛俊鎮,湘江二級支流,舂陵水一級支流毛俊水中下游。灌渠包括總干渠、左干渠、右干渠及與之相連的一系列支渠,途經永州市藍山縣、新田縣和郴州市嘉禾縣。現在該項目已經進入可行性研究設計階段。

 

  2015年8月15日至9月2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永州市文物處、藍山縣文物局、新田縣文物局和嘉禾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依據毛俊水庫建設方提供的毛俊水庫工程位置示意圖和各干渠與支渠平面布置圖等,對水庫庫區和灌渠沿線進行了全面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在庫區淹沒范圍內發現了2處明代遺址和3處清代古民居,另在左干渠沿線,發現了1處宋代遺址。

 

  庫區2處明代遺址分別為羊尾遺址和桐木洲遺址,分別位於毛俊水右岸羊尾自然村東北部山坡和毛俊水左岸桐木洲自然村南部山坡。兩處遺址現地表皆為梯田,在田坎斷面上發現有厚度10至35厘米不等的黑灰色文化層,並采集到明代風格的陶瓷片。因修建梯田,兩處遺址皆有較大損毀,根據考古鑽探結果,兩遺址文化層殘存面積皆不足一千平方米。3處清代古民居分別位於沙坪、羊尾與劉家三個自然村現代民居中間,皆青磚灰瓦,木構門窗與梁椽。其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建築構件頗具歷史、民俗、文化和藝術價值。

 

  左干渠沿線發現的1處宋代遺址,暫命名為遮蘭遺址,位於楠市鎮遮蘭村西部一山坡腳處,對田坎斷面清理,發現有厚達30厘米的文化層,其中采集到大量宋代特征的褐瓷、白瓷與青瓷等瓷器殘片,器型可辨認出玉璧碗底、茶盞、豆盤、缺、缽等。根據考古鑽探,該遺址文化層分布面積約3000平方米。左干渠施工將對其中約950平方米的范圍造成永久性損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