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初,筆者受河北省古代建築研究所委托,撰寫一部關於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與文化發展的報告文學。因為這次機緣巧合,筆者有幸目睹了存在於長城腳下的這個“奇跡”——— 蔚縣的古城堡。
蔚縣又名蔚州,地處冀西北山間盆地。那裡是通向華北平原的軍事要塞,是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民族交戰、融合的古道沙場。當金戈鐵馬、烽煙戰火退去之後,蔚州留下了塞外的符號——— 古城堡。軍堡、官堡、民堡,獨門堡、多門堡、連環堡、堡套堡等等,各式各樣的古城堡凝聚著歷史的深沉厚重,延續著文化的根脈。
蔚縣境內現存古堡近200座。它們與散落其間的近百座古寺、百余條古巷相互掩映,相互襯托。溝壑、台地上雄渾壯觀的古城堡,互為犄角之勢的御敵形制依稀魂住,城牆、城門、街巷、民居、戲樓、廟宇深沉而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濃厚、繁榮的歷史和文化帶來的無窮魅力。
一座古堡,一種智慧;一座古堡,一個奇跡。在這裡,我們能找尋到酷似北京的古城牆。1600多米的明城牆,酷似北京內城東南角樓的那段,每每銀裝素裹、暮色黎明,它一隅莊嚴,一派霸氣,一身威嚴,一派豪邁;在這裡我們能目睹布局獨特的“鐵城”。甕城城牆與大城牆相交,形成一道夾縫,夾縫之上是用木板鋪成的通道,甕城一旦被破,守軍就會將木板拆掉,退到大城牆內防守。可以想象,在冷兵器盛行,沒有戰車、飛機的時代,這樣的一座城堡,該有多麼的固若金湯。
一座城堡,一段歷史;一座城堡,一個故事。雄渾壯觀的西大坪軍堡,記錄著元朝滅亡的慘烈景象,記錄著明朝“土木之變”的悲壯歷史;氣勢磅礴的西古堡,見證了千百年來鐵騎兵車走出的印痕,留下了萬千商賈的足跡;新平堡上的鎮虜門,怎能不讓人想起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英雄歲月;有“燕雲古道”之稱的卜家莊北堡,正在演繹著燕王朱棣指揮千軍萬馬、旌旗獵獵征戰南北的壯舉;建於元代的邢家莊堡,城門、辘轳、古井仿佛陌生有熟悉,這裡是電視劇《亮劍》的拍攝地,在這裡,我們似乎又嗅到了炮火連天的抗日硝煙的味道……
一座城堡,一種文化;一座城堡,一種生活。北官堡五彩缤紛的打樹花,1800多度高溫的鐵水劃過夜空,那景象,賽得過繁星隕落的流星雨,那氣勢,趕得上鐵騎橫飛刀槍閃爍;上蘇莊堡熱熱鬧鬧的“拜燈山”,盡顯樸實的勞動人們信奉禮義、崇尚傳統的道德文化;紅紅火火的“點旺火”,從除夕一直點到正月十五;歡歡騰騰的“鬧社火”,“老漢背妻”、“跑驢”、“牛斗虎”、“背擱”、“地蹦子”,傾城狂歡,盡顯百姓生活的安樂。還有那內容迥異的“紙醉燈謎”,對聯、橫批、斗方、大紙、長錢,五花八門卻又各具吉祥寓意。看豬羊圈上“騾馬年年盛,牛羊日日增”,馬車上“良馬行千裡,龍舉奏萬州”,水井旁“一泉龍王水,來年潤地生”……
一座城堡,一種信仰;一座城堡,一個夢想。據史料記載,清末時,蔚縣境內古城堡內的廟宇有2500多座,現在有2000多座;日軍侵華前有戲樓802座,現有210座。全縣738個村莊,村村有戲樓,村村有廟宇。不管佛道,不分宗派,各路神仙同居一廟,眾多佛爺共住一堡,各種祭祀表達著勤勞人們的務實理念;一面觀、兩面觀、三面觀、雙棒、穿心,各式各樣的戲樓造型紛呈,集市開張開市戲、迎親嫁娶慶婚戲、收完莊稼謝茬戲……在這裡,上千種戲已經不單純是一種祭祀、一種娛樂,它已然成為勞動人們感受文化、獲取知識的舞台,已經成為寄托希望、釋放幸福、享受和諧、追求夢想的精神崇尚。
蔚縣的古城堡,裡面裝著智慧,裝著堅強,它見證了中國建築史上的輝煌;蔚縣的古城堡,裡面裝著生活,裝著希望,這裡的人們,用務實的性格、勤勞的作風、進取的態度,創建著幸福,向著更加美好的夢想揚帆。
當我們住慣了都市裡的高樓,當我們已經習慣城市繁華的時候,這裡的人們卻依然鐘愛於這樸素寧靜的古城堡。蔚縣古堡,是歷史的記憶,文化的傳承……
蔚縣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李新威介紹說,像這樣規模的古城堡群落,在北方是獨一無二的。盡管近年來國家對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很大,但是目前古城堡的修繕工作還是以居住在這裡的普通百姓為主。這樣一來,難免會使這些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歷史“證物”的原貌一點點遭到破壞。不能保持它的原樣,沒有將每一座房屋的修繕列入財政預算,時間長了,蔚縣的古堡也許會變成名不副實的軀殼……我們期待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千百年來遺留下的文物不因為人為的因素毀壞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