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德故居受損 村民盼早修復_中國文物網-文博
日期:2016/12/14 21:34: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世德故居因台風受損嚴重,其中西牆已被大片吹倒。
被廣東省文化廳今年上半年列為2015年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和“抗戰文物危急項目搶修保護”項目之一的世德故居,受強台風“彩虹”影響遭到嚴重破壞,亟待進行修復。
18日下午,記者從吳川塘綴鎮樟山村現場采訪了解到:被廣東省文化廳今年上半年列為2015年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和“抗戰文物危急項目搶修保護”項目之一的世德故居,受強台風“彩虹”影響遭到嚴重破壞,亟待進行修復。記者了解到湛江、吳川相關部門已前往現場察看。
【現場直擊】
世德故居受損嚴重
西牆已被大片吹倒
18日下午,在樟山村當地村民指引下,記者來到世德故居所在地,發現這座富有歷史韻味和特色、大門口標有“博愛園”字樣的老建築受損嚴重,其中西側有大片屋牆已經被吹倒,從建築上掉下的磚頭散落在村道上堆得很高,甚至把一段路都給堵住了。
“世德故居建築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但至今尚未全面維修過。所以,這次強台風一來,對該建築造成的破壞特別嚴重。”就住在附近的65歲老村民張志強指著世德故居,心痛地說道。
采訪中,村民們都希望引起湛江、吳川相關部門的重視,積極爭取省的支持,早日對世德故居進行全面修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世德故居等修復好之後,可以和村中的張炎將軍故居等聯合起來,更好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醒後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要更好銘記歷史,珍惜現在,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從該鎮了解到,受損情況已經上報,湛江、吳川文化等相關部門已經或陸續將來現場察看,為下一步修復工作做准備。
【湛籍名將】
張世德17歲辭母從戎
曾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說到世德故居,就不能不提到兩位湛江籍歷史名人——張世德將軍和張炎將軍。其中,張世德是張炎的堂兄,他們都是樟山村人。
張世德1893年出生於一個清貧農家,3歲就失去父親,由母親勤勞節儉撫養長大。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使張世德深受震撼,為了救國救民,張世德17歲便辭母離家,投身軍旅。他參加大小戰役數百次,參加過國民革命軍的南征北伐,1927年又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二十九團團長。1930年,年僅37歲的張世德在戰場上犧牲。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軍委會晉升其一級,谥封張世德為陸軍中將。
後來,富有遠見卓識的張炎將軍在樟山村發起創辦世德學校。抗日戰爭爆發後,世德學校成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陣地,是粵西地區愛國進步青年向往的聖地,是培養革命精英的搖籃,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輸送了大批的人才。
今年,世德故居、世德學校舊址、世德紀念園被廣東省文化廳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和“抗戰文物危急項目搶修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