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廣東會館
日期:2016/12/15 1:11:5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天津廣東會館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是天津規模最大,裝修最精美的清代會館建築,坐落南門內大街31號。
會館建有門廳、大殿、配殿、戲樓等。主體建築為戲樓,看台分樓上樓下兩層,坐席分開放式、茶座和包廂3種。舞台為伸出式,無木柱,10余噸重的螺旋藻井高懸其上,藻井由數以千計的斗拱組成,起著“音箱”作用,樓上樓下,無論在哪個座席都能看清和聽到演員的演唱。專家評價,這個戲台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古典劇場的“終結”。戲樓內門窗、隔扇、吊頂,均為精致的木雕,體現了嶺南建築的風格。
著名京劇、昆曲表演藝術家孫菊仙、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龔雲甫等都曾在此演出過。廣東會館還多次舉辦過愛國進步活動。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先生赴北京途中過津時,曾在此演講,同年黃興也曾來此演講。1919年,鄧穎超和覺悟社成員為募集救災款曾在此演戲。1925年,天津市總工會在廣東會館成立。
1986年廣東會館修復後,市政府決定利用會館建立天津戲劇博物館,將原有的大殿、配殿辟為展廳,展出《中國戲曲簡史陳列》、《天津戲劇發展史陳列》,並多次舉辦有關戲劇活動和人物的專題性展覽及原戲樓、舞台復原陳列,並經常組織一些有代表性的,有特色的藝術演出活動,以紀念戲劇藝術的名人,交流各藝術流派的技藝,受到國內外藝術家和戲劇愛好者的贊賞。我國著名戲劇家曹禹曾擔任該館的名譽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