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新發現 探訪京城四大傳統古村落

新發現 探訪京城四大傳統古村落

日期:2016/12/14 11:28:4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什麼是傳統村落?

  歷史的、古老的、淳樸的、保留著傳統習俗的、有文化傳承的……

  傳統村落在哪裡?

  偏遠處、山林中,空氣新鮮,卻人跡較少的地方……

當我們遐想著傳統村落是坐落在山環水抱、茂林修竹之地時,當我們憧憬著這裡與大自然徹底融合的生活時,卻忽視了傳統村落的另一個特點:不可再生。尤其是那些我們被稱為文化苦旅的村落,也許有一天,它們會變成商業之旅。

  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我國傳統村落數量迅速減少,並有日益加劇的趨勢。尤其是一些村落被漫無目的、毫無保護地開發後,已經面目全非,它的歷史文化已被侵蝕。

  傳統村落需要保護。2012年,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門完成了全國傳統村落的摸底調查,收錄了各地上報的1.2萬個傳統村落信息,並選出646個村落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3年,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再次公布,北京地區有4個傳統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名單:門頭溝區大台街道千軍台村、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和密雲縣新城子鎮吉家營這4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出現在我們面前,同時引發了旅游愛好者的強烈關注。

  為了提前造訪這片未被打擾的淨土,我們開始了文化苦旅。苦,不一定代表生活,而是這個村落千百年來留下的面貌。本期我們用6頁的報道向你展開一幅灰牆土瓦、青山環繞的故事畫卷,裡面包含了它們的起源、習俗、探尋方式等,讓你與我們一同去聆聽傳統村落的訴說,9月美麗鄉村行,體驗京城遠郊的文化苦旅,就在本周末啟程!

  (注:下文4個村落所介紹的非遺項目、文保單位均為村民或村干部介紹,僅作為參考;建議以國家相關部門頒布的為主。)

  門頭溝區大台街道千軍台村

  千軍台村 青山灰瓦的色彩

  整個村落是灰色的,每一磚每一瓦都蒙著灰灰的顏色,北京的秋雨將這顏色洗刷得十分清晰,有的牆上還寫著從前的標語口號。站在村頭遠望,只有一片片青山,這就是千軍台村。

  古村落的驕傲

  前往千軍台時正好趕上北京的秋雨,一路驅車先到達大台街道辦事處附近,然後又開了10多分鐘,經過了莊戶村後就到了千軍台村。把車子開到村口的土坡上,從車裡出來,就看到幾位老村民在看著我們。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都已經“出去”工作,只留下這些老人守著這些老房子。千軍台社區黨支部書記韓大姐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了辦公室內。剛一進屋,一個裹著紅布的話筒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以前看老電影裡村裡向村民通知信息正是通過它完成的,沒想到這裡仍然延續使用。

  如今,千軍台村已經屬於千軍台社區,社區還包括莊戶村等共4個村子。在70年代的時候這4個村子全部轉戶,如今已不是農民戶口。在千軍台村,說起古幡會那是全村值得驕傲的事情,這個習俗自明清時期流傳至今有數百年的歷史,就連天子歸西這個習俗也仍照常進行。在文革期間中斷了十余年,之後就一直延續至今,從未停止過。如今的古幡會會長已是八旬的老人,他已經找到了合適的接班人,自己從台前正逐漸走向幕後。這位老人從18歲開始就擔任古幡會會長,在村裡算是德高望重。他告訴我,所有參會的人都是義務參加的,沒有工資,沒有獎金,因為古幡會在他們當地人心裡如同信仰一樣,每到正月十五、十六,不管你身在哪裡,都要趕回村裡參加幡會。

  石板房內的京西古事

  居委會就在千軍台村口。從居委會出來右轉約50米的地方,一個身姿奇特的古國槐出現在這條小路上,樹上掛著一個小牌,上面寫著“北京市園林綠化局2007年制”“一級古樹”等字樣,雖沒標明更多的古樹信息,但聽這裡的老人講,這棵樹已經在這個村落存在多年,他們小時候就常在樹下玩耍。千軍台村很安靜,這裡的房子很多,村民卻很少。韓大姐和另外一位當地的老村民帶著我轉了好幾戶人家,若不是有人指引,我恐怕會轉得不知東南西北。每家每戶除了面積不一樣,其他都太相像了。千軍台村保留的四合院裡有二進院、三進院、四進院等,有些院內早已沒人居住,而有的院內,即便有人居住,也不像電視劇中那麼熱鬧,基本上都空著好多房間,磚瓦的縫隙夾雜著花花草草。但院內院外種植植物的傳統還依舊保留著:桃樹、櫻桃樹、柿子樹、瓜籐……千軍台村的房子都是石板房,而且地基打得比較高,可以防水防潮。走進一個四合院內,正房屋內有5位大姐正在秀今年古幡會使用的大幡,而牆上居然貼著中國民間傳統的記譜法——工尺譜,這簡直讓人大開眼界,要知道,在北京的近郊基本都找不到這樣的傳統了!帶著這份驚喜,我又隨著這位老村民訪了幾戶人家,他們給我講了抗日戰爭時期這個村落的故事等。走在路上,我抬頭看了看遠方,我已經置身於深山之中,而這個古村落一直都被青山擁抱著。拿起相機,在鏡頭之中會出現一片片灰色的瓦片,那正是這片村落的房子;村落與青山、千百年來的歷史一直在鏡頭之中。

  村落地址:門頭溝區清水澗溝西端

  自駕線路:上西四環走阜石路到六環後進入涿鹿入口方向,進入109國道,在下安路駛入木城澗路,到達大台街道辦事處,繼續沿著木城澗路前行,經過莊戶村,就到千軍台村。

新發現 探訪京城四大傳統古村落

葫蘆籐、四合院,自然與生活相融,這才是傳統的農家生活景象。

千軍台有很多這樣的老房子,雖然看起來已經破舊,但淳樸的感覺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村落履歷】

  村落建成年代:據說是在元代以前就已建村,但由於缺少文字記載,具體建成年代不詳。

  傳統建築比例:聽當地人介紹,傳統建築比例約為80%左右。

  目前常住人口:575戶(1366人)

  非遺項目:京西古幡會。千軍台村、莊戶村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日都會舉辦古幡盛會,充滿了明清古代遺風。其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兩個村的村民都會參與其中,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非本地人聞訊前往參加此盛會。

  文保單位:據大台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千軍台社區還有三教寶、黑牛寺橋、千軍台村老橋這三個文保單位,其中莊戶村龍泉庵的三教寶殿供奉釋迦牟尼、老子、孔子,體現了三教合一思想,是古幡會民俗節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