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文博機構建黑名單防破壞文物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文博機構建黑名單防破壞文物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日期:2016/12/14 21:27:2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由故宮大銅缸被刻字一事而起的文博單位建立“黑名單”制度的討論,最近越來越熱。青年報記者在對一些業內專家采訪中獲知,“黑名單”是解決不文明參觀問題的一個良方,但操作起來仍有一些障礙需要跨越。
  故宮銅鋼刻字催生“黑名單”制度
  最近故宮一口有近300年歷史的救火大銅缸被一對情侶刻字秀恩愛,這事持續發酵,情侶受到了人們的一致譴責。而“黑名單”制度也由此被提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透露,故宮其實已經在今年6月份伴隨著實名制購票政策的實施,建立了“黑名單”制度。這個“黑名單”裡目前已經有2500多個人。“拉黑”者不僅有破壞文物的觀眾,還有一些黃牛、小商小販和一些發小廣告的人。這些上榜者將被禁止進入故宮,從而達到優化參觀環境的目的。
  文博機構建立“黑名單”制度是有根據的。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制止此類不文明行為,今年4月,國家旅游局就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了5類不文明行為將被“記錄在案”。這5類不文明行為包括“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參與賭博、色情活動等而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也在其列。
  國慶長假期間,各種不文明參觀行為屢屢見諸報端媒介,讓人為文物的慘遭蹂躏痛心疾首,也為公民素質遲遲不能提高而焦急。“黑名單”制度讓人看到了解決問題的一絲希望。不過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雖然這個《辦法》出台已經有半年,但真正開始實施的除了故宮博物院等少數幾家單位之外,大部分文博機構還沒有啟動。
  制度完善才能讓管理真正奏效
  不文明行為,特別是刻字塗鴉“到此一游”的行為,經常發生在一些開放式的文博場所。上海此類場所不多,但也有一些比如一大會址。但記者了解到,這些開放式的文博場所對於不文明參觀行為至今還是采取勸阻的方式為主,並沒有建立“黑名單”制度。在采訪中,一些場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並不是他們不想建立“黑名單”制度,而是在實施之前必須解決一些問題。
  其一,“黑名單”制度必須和參觀實名制相配合實施。但是上海目前並沒有哪家文博單位采取了參觀實名制,這主要是因為實施參觀實名制必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實現參觀實名制的條件並不成熟。其二,上了“黑名單”的人究竟是終身禁入,還是一段時間禁入,如果是一段時間禁入,那又是多少時間比較合適呢?《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只是說“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一至兩年,期限自信息核實之日算起”,並沒有作硬性的規定。單霁翔也表示,在設立“黑名單”後,目前還沒有想好具體的“赦免”政策,比如到底是兩年內不得進宮還是三年。不過,肯定不會是“終身禁入”,畢竟有些是年輕人,隨著成長今後也可能會有參觀需求,還是應該給這些人機會。
  這些不確定的因素,都給文博單位建立“黑名單”制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業內人士仍然表示,從長遠來看,“黑名單”制度是遏制不文明行為的一項重要甚至必要舉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