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日本:奈良的高齡木制建築改造

日本:奈良的高齡木制建築改造

日期:2016/12/15 0:44: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這座位於日本奈良的聯排建築已有200多年歷史,經過古村理建築事務所改造之後,保留了原先的木制架構,但內部空間重新鋪建,在傳統日式風格中融入現代元素,其中最大的亮點是一面可以移動的泥土牆。

  早在明治時期,日本民居大多是木制結構,那時的木材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技藝水平,而建築與園林環境的融合也早就形成傳統。這裡要介紹的就是一個百年老木屋的改造案例,將其命名為“Wood Old House”真是再合適不過,因為整個建築以柳杉木為主體材料,並且它已有200多歲的高齡。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和建築年齡形成反差的是,業主方是一戶年輕的三口之家。負責這一改造項目的則是日本古村理建築事務所(TadashiYoshimura Architects),這也是他們最近剛剛完成的項目。在改造過程中,除了房屋的聯排結構和外立面維持原樣之外,內部幾乎是改頭換面。其中最大的變化是泥土材質的介入,打破了室內全部為木材的單一性,有意思的是,泥土並非直接被糊在牆壁上,而是選擇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呈現方式——滑動式的““”形結構。這個““”形的泥土牆面如同一個可脫卸的內膽,在室內的時候充當牆壁與天花板,夏天移出室外的時候就是一個回廊或遮陽篷。在它的下方還安裝了一排長條木板,可以用於充當置物架或者座椅。

  改造的時候房子內部被全部掏空,使原本的舊木條和碎磚塊全部暴露出來,不作任何塗飾,肌理及色彩一目了然,被設計師稱作“材料的自明性”。在這個可移動泥土牆面的後方以及頂部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房屋尖頂內部的每一根檩條也都看得清清楚楚,雖然歷史久遠,卻依舊結實牢固,有些連接處甚至采用的是不見一顆螺絲釘的榫卯工藝,令人稱絕。設計師選擇將看似傷痕累累的原跡展現出來,就是為了向祖先的傳統工藝致敬,讓建築的整體感覺更顯厚重。

  在把室內全部打通之後,設計師重新布局,地面鋪上木地板和草席,沿襲舊屋的榻榻米格局,其中還在下沉式空間填入綠植,看起來像是平地之上陡然開出了一簇鮮花,這是十分聰明的設計,因為當把綠植移出,再在原處架上矮桌,席地而坐之時便有了擱腳的空間。榻榻米的深色直線邊框正好勾勒出了地板的幾何外形,與泥土牆面的木條飾帶相呼應。除此之外,紙糊拉門和紙制球形燈飾也都是日本傳統家居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過都經過了改良,更適合現代家居環境的使用。盥洗區域和廚房各自“圈地”,沒有作很正式的分隔,而是用與地板同樣材質的木板圍出一個半開放式空間,這兩處也是整個屋子裡最現代化的部分。廚房案台的背後還專門定制了一個多層置物架,瓶瓶罐罐全部擺在上面,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陶藝品的展示區。值得一說的是,在日式和屋的空間中很少使用硬性隔斷,只是用水平線條描畫出空間范圍,讓空間顯得開闊和優雅。

  為了能更真實地還原傳統農家風貌,設計師在庭院的布置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日本的建築本來就講究與大自然的結合,強調空間的靈動性,因此Wood Old House也因地制宜地將周邊景色的利用發揮到極致。在園林的設計上,沒有用鮮艷的花木或者具體的雕塑來表達,而是以符合建築氣質的、低調內斂的青樹及巖石打造曲徑通幽、廊屋相接的景致,透著一種深沉的寂靜和安詳。

  日本人Tadashi Yoshimura和生於台灣的 Yihsuan Lin於2006年創辦了古村理建築事務所,此後一直致力於傳統日式風格的建築設計。Tadashi Yoshimura告訴我們,傳統的日式建築除了強調不對稱的美觀性之外,也必須考慮到地震多發的因素。“日本傳統建築結構其實與中國類似,都是梁柱、斗拱結構體系,只不過日本建築更喜歡用纖細的柱子而非牆壁來支撐,這種看似單薄和易變的結構其實正是安全的保障,因為柱子下端深埋進許多大石塊,石塊的一部分埋在土中,這些柱子穿過房屋,直到屋頂。”Wood Old House的改造項目,也是目前他們最滿意的作品。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日本 奈良 木制建築 住宅 古建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