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浙江省舟山市文物普查隊登錄一處余家甘溪宗廟

浙江省舟山市文物普查隊登錄一處余家甘溪宗廟

日期:2016/12/14 21:40: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pr6r"odH'@

d_ TH+u,p|A0

Hd0RXx7m B&rc$q s#C0  余氏甘溪宗廟,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北蟬鄉小展社區蟬南村,坐西朝東,始建於清代。因廟前有一條甘溪流過,故名曰甘溪宗廟。歷史上多次被毀。解放前後曾辦北蟬中心小學、小展初中,1994年由港台及內地鄉賢籌資10萬余元,1995年初重建。

5|:W MC'eds6k0 99古建網\c |GziHck

  正殿五間,歇山式青瓦頂,單檐。正脊書四字:國泰民安。兩端施鸱吻,中間灰塑二龍戲珠,珠上鎮黃色寶葫蘆。垂脊飾望獸及關公、趙雲等武將形象。明間抬梁式結構,五架梁前單步梁後雙步梁。梁下裝飾燙金吊籃。落地大神龛,水泥基座。供奉余氏先祖夫妻坐像,前方置香案,上方懸“余府內閣”匾。神龛兩側立柱有燙金對聯:甘溪尊神威靈顯赫保佑鄉闾物阜民安,余氏宗廟始祖創基弘揚子孫淵源長流。次間進深八柱九檩,雙檐檩。檐柱支撐月梁中部及第二檐檩,柱前牛腿上用三踩斗拱承托第一檐檩。月梁雕刻菊花、鳳凰等,鍍金漆。檐下懸 “甘溪宗廟”、“威靈顯赫”、“國泰民安”等三塊匾。檐下二級石階。次間內神龛較小,基座低於明間神龛,內部同樣供奉余氏先祖夫妻坐像。正殿前兩側廂房各三間。天井水泥澆築,東半部為戲台,歇山式青瓦頂,正脊施鸱吻,垂脊塑望獸。戲台下部水泥基座,台面鋪紅漆木板。紅漆立柱,枋間彩繪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等三國故事,正面照壁彩繪八仙過海。廟左前方小溪上有石橋一座,名曰興隆橋。原橋與宗廟年代相當,民國時期重修。南北走向,中間鋪三塊石板,兩邊各一道石梁,東側石梁外側面陰刻:“興隆橋民國十年正月十七日重修”。99古建網}@9Lk:m)u0y.j*s&]

%R.ZC!B8Ik#g_"tfM&n0  余氏先祖余天錫,南宋時人,字純父,號畏齋,昌國縣(今舟山定海區)甬東村人。為理宗信臣,歷任臨安、婺州(今金華)、福州知府,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嘉熙三年(1239)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出仕後曾捐俸在家鄉創虹橋書院,收貧寒子弟入學;舉辦義倉,接濟鄉裡窮困人家;與其弟天任建大余橋、小余橋,便利行人,聲譽著鄉裡。淳佑元年(1241)卒,《宋史》有傳。(浙江文物網 戰國輝)99古建網 nX?5|*{,f({ZI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