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質疑府城鼓樓破壞性保護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日期:2016/12/14 21:27: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海口府城鼓樓配合“雙創”工作加以環境整治,進行臨時施工。
近日,有網友在南海網陽光島社區發帖稱,海口府城鼓樓正在進行破壞性的保護,用現代方式去修繕文物,而且沒有整體保護。10月6日,海口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對此解釋道,目前府城鼓樓不是文物修繕,而是配合“雙創”工作對鼓樓加以環境整治。
網友:質疑鼓樓進行破壞性保護
網友“游山游水”說,正在修繕的府城鼓樓用的是一些現代的方式去修建,修繕出來的鼓樓感覺與古老的建築格格不入。他認為,對這樣的文物應該用“老舊”方式修建,保存鼓樓文物原有的味道。另外,鼓樓也沒有整體保護,周圍被違法建築所包圍。“對於府城鼓樓破壞性的保護,我深感痛心。”
府城鼓樓位於海口府城文莊路南端古城垣上。據資料記載,這是一座土木結構的城樓,又名谯樓、文明樓,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為海南衛指揮使王友所建,是一項主要用於衛護治安的軍事設施。據了解,府城鼓樓曾多次修建和遷易,及至1605年,當地發生地震,鼓樓塌毀;次年,尚書王誨遂重修,乃保存今樓。1994年,府城鼓樓被列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局:不是修繕是環境整治
如今的府城鼓樓是否被破壞性的保護?海口市文物局局長王大新解釋道,本次不是文物修繕,主要是配合“雙創”工作對鼓樓加以環境整治,對鼓樓建築進行臨時施工,既不影響市民到鼓樓參觀,又做好環境衛生。
王大新說,鼓樓的環境整治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是對鼓樓局部坍塌危險處進行臨時加固,砌牆和柱子用的是傳統的石灰,只是加墨水做舊而已。二是對台面及登台踏道缺失的石板(或地磚)的部分臨時以水泥來施工,成本低且可以把雨水排掉,不讓雨水直接灌入台基體內,減輕鼓樓的壓力,雖然是臨時性的施工,都是采取規避並對文物本體的影響的施工。將來鼓樓大修時,現在這些施工不會影響修繕工作。
“我們有考慮過對府城鼓進行整體保護,鼓樓周圍的建築是歷史遺留問題。”王大新說,鼓樓周圍的房子很多都是20前就建好的,如果政府要拆除需要一大筆資金。
王大新還指出,府城鼓樓修繕設計方案於2012年已報批,但因資金不足問題遲遲沒有重新修繕。不過,市政府已著手對文物保護修繕,預計明年鼓樓將會進行修繕,屆時展示在市民面前的將是一座有歷史的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