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東舉辦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 助文物“活”起來_中國文物網-

山東舉辦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 助文物“活”起來_中國文物網-

日期:2016/12/14 21:33:1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2015 (濟南) 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將於10 月26 日至28 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該博覽會是在山東乃至全國首次舉辦國際性專業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主題是“保護裝備——助推文物‘活’ 起來”。
  博覽會切合山東文物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舉辦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物保護重要論述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批示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山東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恰當其時,意義重大。” 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物事業的繁榮發展,工作力度和投入的加大,以及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對文物保護裝備和技術提出了新要求,需求巨大。加強文物保護技術的研究和先進裝備的應用,切實回應當前事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解決新問題、促進新發展,是這次博覽會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近年來,山東文物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讓文物在保護與利用中“活” 起來,推動全省文物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實施“七區兩帶” 文化遺產保護片區和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加大了文物保護項目投入力度,2011-2014 年,獲財政部、國家文物局批准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項目達410 項,三年來共組織實施省以上重點文物保護項目561 項,其中有43 個項目投入經費超過1000 萬元,“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 規劃、“齊長城人文自然景觀帶” 18 項工程、五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三孔” 等古建築彩繪保護等一批重點工程全面啟動,文物保護工程對技術及裝備的需求愈加緊迫。推動館藏文物“活” 起來,今年以來山東審批設立了36 家非國有博物館;山東數字化博物館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並正式上線試運行,全省珍貴文物數字化工作全面展開;“十三五” 期間,山東將努力實現每15 萬人一座博物館的新目標,全省博物館
  建設對新裝備、新技術也日益凸顯。此外,目前正在加緊推進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也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山東已完成全省國有單位文物收藏情況的調查摸底、文物認定工作,登錄可移動文物信息137 萬件/套,實際數量303 萬件。盡管近年來加大了文物修復力度,但全省館藏文物中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物受保存條件、環境變化的影響,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病害,亟待進行搶救性保護修復。全省大量的考古發掘工作積累了數以百萬計的考古標本,其中重要的發掘標本30 余萬件,而且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考古發掘品每年都以近萬件的速度增加,與此相對應的考古發掘品的保護和保存環境卻嚴重滯後。
  “這次博覽會是兩年來山東省政府批准的唯一一個國際博覽會,充分體現了山東省委省政府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相信通過博覽會的舉辦,將有力地促進山東文物保護工作與國內國際先進技術和理念的交流合作,為進一步提升全省文物保護科研和裝備水平,讓文物在保護與利用中活起來,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謝治秀說。
  強強聯合打造文物保護裝備專業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是山東省與世界著名展覽集團德國萊比錫國際展覽集團的一次強強聯手,由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貿促會聯合主辦,中國文物報社協辦。
  萊比錫展覽集團是歐洲最大的承辦文物保護與修復展覽會的專業機構,公司秉承德國世界領先的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術,舉辦的“歐洲文物保護修復展” 成為馳名世界的品牌展會。本次博覽會由德國萊比錫展覽集團公司負責邀請國際展商和買家,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機構參展或前來洽談參觀,成為文物保護裝備行業的國際盛事。
  據了解,博覽會將主要展示文物保護裝備及技術,包括文物修復工具、技術設施、儀器;文物修復、古建修復的化學試劑及材料;文物保護中運輸、存儲、規劃、設計、陳列、施工及安全防護設備及技術;專業機構和個人的收藏保護技術;各類文物復制仿制品、高端文博藝術品、文創產品及其制作材料和設備;還有各類文物遺址、景點改造恢復項目和文物遺址開發利用項目等。
  博覽會共設標准展位406個,展廳面積1.3萬平米,博覽會參展境內外企業將達100 多家,包括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和機構。國內外博物館、文物修復、收藏、鑒定交易、拍賣機構,文物保護領域專業媒體、出版社、基金會、投資公司,投資或贊助文物保護的商業機構,以及社會專業人士等,將參觀博覽會並洽談業務。
  三天的展會期間,除文物保護裝備技術企業、山東省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單位的展覽和貿易洽談會外,博覽會期間還將組織召開兩個論壇,即中國文物報社和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首屆全國文博技術產品發展論壇”,以及“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主題論壇。山東省文物局將在展會核心區域搭建“虛擬博物館”,集中展示博物館先進設備和技術,展示山東省文物資源和文物事業發展成就。此外,博覽會還專門組織了面向廣大文物愛護者的文物鑒定鑒賞活動。 積極探索融合發展互相促進的長效發展模式
  文物保護裝備是文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讓文物“活” 起來的技術依靠和物質基礎。當前,文物保護工作正處於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從手工作坊模式向現代化、科學化轉變的重要時期,文物保護裝備產業逐漸成為文物事業與科技、裝備產業融合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
  因此,在談到預期成果時,謝治秀提出山東將通過本次博覽會努力取得三個方面的重要成果。即加強山東與國際國內文物保護先進技術和裝備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鑒先進經驗,提升文物保護技術和裝備水平;促進文物保護裝備產業發展,支持文博技術產品的發展,著力打造全國文物保護技術裝備的展會品牌和產業基地;宣傳推介文物保護先進理念和現代技術手段,提高公眾文物保護意識,提升文物保護和傳承的整體能力與水平。
  “山東將以本次博覽會為契機,加強統籌規劃,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與‘制造商+用戶’相結合的運作模式,為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並將總結積累經驗,把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長期辦下去。”謝治秀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