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如夢,如幻,恍如隔世!走進兩千年前的漢代農家

如夢,如幻,恍如隔世!走進兩千年前的漢代農家

日期:2016/12/14 21:41: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99古建網9cMwN7sSW-Z\l$E

99古建網K ~srn|

99古建網u ],[zxq'e2\j]s

如夢,如幻,恍如隔世!

0t+k Z#]'k[0

)y:P(K7KR0兩千年前的漢代農家院落撲面而來:布局考究的兩進院坐南朝北,一進院有不大的門房和東廂房,二進院有寬敞的主房和西廂房。院前有淺淺的水井、圓圓的石磨、內圓外方的石臼,以及平坦的編制台;院外挖有橢圓形池塘,建有帶瓦頂的廁所,種有成片的桑麻;再往外是一望無垠、疏密有致的田埂,從門前延伸出去的道路穿過田埂通向遠方……99古建網J~*t5mE

&U&K\"v,C;\/Vd02003年的夏天,在內黃縣城西南35公裡處的三楊莊附近,考古人員眼前的一切,讓他們震驚了,甚至有點難以置信——

BRG@ w\G S!J0 99古建網GX!\L.V

我們的先人,在建築、農耕方面居然如此智慧!

&Cv'|m w0

3b'q#{bh A6x0現有的農具,竟然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就已開始使用!

X"N"{[w0

y7^6{ Y8i6d+ou0消息一出石破天驚

.To!p0c%o]UM0 99古建網)H+xi ^,f8A7V

國家首部文物保護法起草人、年逾八旬的國家文物局顧問謝辰生,摩挲著一片片紋理清晰的瓦片激動不已:三楊莊遺址是我國首次再現漢代最基層人民生產、生活和社會結構原貌的實物佐證。99古建網3W$z4rV:O

*v6l{ ?6S T5|'A0中國古建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教授望著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漢代村落遺址喜極而泣:三楊莊遺址真是太偉大了,這是我考古50多年來的最大發現!

@.C%B(j![4H]0 99古建網Q U aV$x"i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著名漢唐考古學家徐萍芳感慨:漢代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村到底是什麼樣子,文獻上記載都不清楚,而三楊莊遺址卻給了我們一個描述,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大發現!99古建網}v H7L7Y!|

99古建網*`%H%t)l0N?s!k

搶救性保護開發隨之展開。截至2007年底,考古人員相繼在三楊莊附近鑽探出距地表5米深的漢代庭院遺址14處。

@8XG8Ropxbx0 99古建網p-E6wx]

步入2號遺址地下展示廳,走在遺址上搭建的透明承重玻璃上,腳下,漢代泥土清晰可辨,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心跳:仿佛一下子穿越時光隧道,進入到兩千年前的漢代農耕文明。99古建網~6HDk dW Gtb

nl2_m av7SK0從遺址東北角水流沖擊泥沙的紋理上,我們可以猜測到,建築的坍塌是黃河決堤洪水泛濫使然;從西南側堆放整齊的瓦礫上,以及不遠處一個小小的拌泥池中,可以推測黃河水是突然漲起來的。99古建網q f/^tCL3`5VO

99古建網C#k?6zjr

據介紹,考古人員從這裡清理出了3枚刻有“貨泉”字樣的銅錢。考古學家把這一遺址的時間,定位在西漢末至王莽初。

%v;GwR$}k0

%au)F"|s.j%EX;f0歷史在瞬間被凝固

;R^{*d8} b6^0 99古建網-Z1k5e Z#r1iP

然而,我們始終弄不明白:那殘留的瓦片上,“益壽萬歲”的篆書由何人刻制?那銹跡斑斑的鐵桦犁,先人們如何使用?那已經碳化的樹樁,收藏著哪些秘密?深陷泥土中的牛腳印為何不是成雙成對?還有,先人們收獲的究竟是什麼糧食?

:Jk;f-C to8z\0 99古建網)}6|1fW#b ]Z

更多的懸念,更多的謎底,或許都會隨著考古人員的進一步發掘而逐步揭曉。

+Es \}7@B"qZ'O!c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