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金絲楠木“國寶級古建”

金絲楠木“國寶級古建”

日期:2016/12/14 11:53:1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金絲楠木在民間,也有不少“國寶級古建”。四川省平武縣的報恩寺就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之一,其在1956年、1996年分別被列為四川省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年),完工於天順四年(1460年),至今已有540余年歷史,是我國保存最完整地明代古建築群之一。因其布局結構酷似北京紫禁城,又稱 “深山宮殿”,結構布局由東至而西次第升高,一派宮殿設計,報恩寺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全金絲楠木結構”且工匠精湛…

寺內所有柱、額、梁、枋、檐、檀皆用上等金絲楠木構成。也正是楠木給了報恩寺一副分外結實的“骨架”,讓它經歷數百年風雨、數次地震,依舊屹立不倒。

金絲楠因其優良的特質,更深受皇室喜愛,故宮的太和殿就為楠木所建。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也為純楠木殿,是清朝皇帝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整個殿宇,莊重巍峨,清幽典雅,古樸無華。

 

如今,曾經作為房梁大柱的金絲楠木老料,很多經過二次、三次利用,重新煥發了生機,以鮮活奪目的形態展現在世人面前。為了還原金絲楠木最早作為建築棟梁所用,國貿楠書房空間的15根立柱、橫梁及隔斷,均為金絲楠木老料,依古法榫卯結構所建。
在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及內部裝修所用木材以楠木為尊,主要是因為楠木自身具有無可替代的優點。其樹干高大,圓滿筆直,加工容易,木材密度適中,木性穩定,不易開裂、變形,極為耐腐。加之楠木色淺,呈黃褐色,紋理細膩,有美麗的光澤,質地溫潤柔和,有淡淡的香味,經久不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