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之父”袁仲一:解開兵馬俑考古的迷團
日期:2016/12/14 21:41: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99古建網Lkj`N,zgRg
,{[&f0kEHU D*I0秦始皇兵馬俑 中國網 張艷玲攝
M\7r*M#_0_'C{/o8X+T0[i N$T[l:v0
od%W}| Q;Ci2G'y0 99古建網q&IS Bm%t一號坑挖掘現場 中國網 張艷玲攝
6CqJ C$CNR"|9C0 99古建網0yBOz.fO,ty7efc9S%z0,_e;VoWG0本網記者與袁老合影留念
h3FE;m H'Q E@0xg0oyqP.I8`-?06月的西安,艷陽高照,熱浪襲人。炎熱的天氣並沒有擋住人們到兵馬俑挖掘現場一探究竟的熱情。據介紹,自從6月13日一號坑第三次挖掘現場開放以來,游人比以往增加了三成。99古建網QD(fG BF f3DwM@!`
99古建網v2Z,w;?7F*F#Q~然而,秦兵馬俑一號坑重新挖掘之後,社會各界卻多有擔憂,甚至對於新一輪出土的文物能否得到保護發出質疑。因此,當記者有機會來到陝西采訪時,就迫不急待地敲開了秦俑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先生的家門。99古建網y:Ic(R^?p
99古建網$^,B$DGqA vmg這一天,西安氣溫高達40℃。袁仲一娓娓而談,為記者一一解開兵馬俑第三次挖掘的種種迷團。
JXt6M`P^4]2H1ToP]0){]"fZDD|?0破解兵馬俑迷團的鑰匙99古建網8wkTF7Oa3I
99古建網_i8g X^fH“兵馬俑一號坑是在中斷了23年後第三次挖掘,是這樣嗎?”對於這個最近在媒體上頻頻出現的說法,袁仲一給出了如下的回答,語速不快不慢,語氣卻十分堅決:“今年是兵馬俑考古發現35周年,這些年來,我們對秦俑的考古工作一直沒有停滯過,有時現場挖掘停止,就轉入室內工作,收集、整理資料、修復文物。所以這次所謂的第三次挖掘也只是前幾次挖掘的繼續,是很正常的一次挖掘”。
@.p*WgqP%N0 99古建網 um r8e_#Vs2JT坐在記者面前的袁仲一,一頭白發,平靜而謙和。30多年前,從兵馬俑一發現就參加了發掘工作,曾經擔任過兵馬俑考古隊的隊長。說起兵馬俑的挖掘歷程,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一號坑的第一次挖掘是從1974年到1984年,第二次挖掘是1986年到1987年。1988年到1989年開始挖掘三號坑。1991年將目光從三號坑轉入二號坑挖掘,先做些基礎工作,如除去表層浮土,到1994年才正式挖掘二號坑。出土了大批陶俑、陶馬,讓世人大開眼界後。因為一號坑停滯的時間有點長了,所以今年從二號坑轉入一號坑。
+{8NN_)`)e0#K_(o2Yy0“這一次挖掘一號坑,大約要多少時間?”99古建網!~-K Th(p@]BB
99古建網Pjy*ahTcpk袁仲一介紹說,這次挖掘一號坑,計劃5年挖掘2000平方米,今年的挖掘任務大約為200平方米。
4i Z{7|~|P0$XN)UKu:^!k0]4}E0“我們希望從這次發掘中得到什麼?”
Yj$Bw"I Mt&B0|%N,\,F0 99古建網3jbtf2\l讓世界震驚的秦兵馬俑,最早的一批就出自一號坑。也就是從那時起,袁仲一就與秦俑結下不解之緣。因此對於一號坑的發掘,他依然充滿激情,希望在這次發掘中能夠捕捉到更多關於秦兵馬俑和古文化的信息。比如,兵馬俑的顏色殘跡就包含著許多古文化信息,根據殘跡可以復原古文化信息。研究這些顏色殘跡,可以探知秦代人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等。袁仲一認為這些信息是我們破解中國古代文明,以及秦兵馬俑種種迷團的鑰匙。99古建網!S{z` f1|'{
99古建網YK!f6| Gm,W兵馬俑考古的三大難題99古建網 |([?F|f5W J6f2i
99古建網!a{%`a&UE6p“俑出土時是有顏色的,不到5分鐘,顏色就不見了。”諸如此類的報道讓人們很為剛剛出土的文物擔憂,事實真的如此嗎?
*\U[email protected]k0 99古建網y,f6dRr&?!Z實際上,兵馬俑挖掘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還不止“顏色脫落”這一種。袁仲一說,挖掘中可能遇到三方面的難題。與此同時,這一次挖掘正是帶著課題有目的地進行的。99古建網 p_5bVT
99古建網 O$VPVZ"MQ難題一,土遺址干裂。袁仲一解釋說,20多年的土遺址已經干裂,對文物保護很不利。這個問題實際上在出土當天就已經存在,一直未得到解決,必須作為一個科研課題,邊挖掘邊解決。袁仲一說,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首先需要化驗土壤的成分,研究它的含水量,確定水份達到什麼程度最適宜挖掘。這就需要在干土層區域進行人工噴水,尤其在距離文物層15-20公分高度的土層裡定時噴撒霧狀水,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要達到土壤正好酥解,就是最適宜挖掘的程度,這個火候需要仔細琢磨。
+R+ZSzk Tj2}F&u0 99古建網{yX"o(Q}8I*p2rPQ難題二,文物顏色的殘跡處理。目前很多報道說,陶俑彩繪一出土,5分鐘顏色就脫落。袁仲一十分肯定地說,事實不是這樣的,很多陶俑彩繪沒出土前,顏色就殘缺不全了。兵馬俑一號坑曾經歷過大火燒和大水浸泡,文物破壞得非常嚴重,很多文物顏色本身就不完整。根據研究,目前文物殘存的顏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殘留在陶俑身上的顏色,沒有完全脫落。一種是留在泥巴上的顏色。袁仲一坦言,經過30多年的挖掘研究,對於殘留在陶俑身上的顏色,目前通過化學制劑加固,已經基本解決了陶俑殘存顏色的保護問題。而面臨最大的難題還是如何把留在泥巴上的顏色反貼到陶俑身上,目前中外都無法解決,這是個世界性難題。對於這一難題,目前解決不了,不意味著將來也解決不了,最重要的是要去做,每次挖掘都不要滿足現有的成果,要不斷探索、創新。
Z2_+a?q'H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