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已有百年歷史的西堂子9號院裡就有三戶居民的住所成為了危房。記者從北京建工四建公司了解到,修繕工程將於本月中旬完工,為了彌補技術經驗不足,項目部專門到清西陵修繕工地“取經”。
位於王府井大街與東單北大街之間的西堂子胡同9號院是晚清年間磚木結構,由於主體結構老化、腐朽等原因,已經不堪重負。這個平房院面積十分狹窄,居住人數多,其中不少是老年人。隨著外來人口的逐漸增多,出現了私搭亂建現象,人均居住面積每況愈下,存在著重大安全問題。
“雖然項目部有多年老舊小區改造加固經驗,但是老舊小區都是現代房屋,建設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混平屋面結構,而對於有上百年歷史的磚木古建築,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仿古修復的原則,項目部技術人員8月份初步制定了兩套方案,經過多方商討最終決定執行方案二,即拆除屋面面層、覆土層及望板層,保留原結構主坨、檩條,局部更換,木柱下部采用墩接工藝。為了彌補技術經驗的不足,8月下旬項目部專門組織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到北京市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易縣清西陵修繕工地實地參觀學習,並走訪了北京多條老胡同,制定完善細化方案。
西堂子9號院的改造修繕工程於9月4日開始,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和外觀仿古修繕工作,預計將於11月中旬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