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最大古建佛光寺“拄拐”多年盼修繕
日期:2016/12/14 21:36:3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五台山的一部分,佛光寺東大殿是中國現存珍稀唐代木結構建築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光寺東大殿東北角卻由簡易的支架支撐著,斗拱、柱子等木構件出現了劈裂、扭曲變形等病情。
上世紀五十年代,東大殿東北角出現了沉陷問題,近年間情況更為嚴重,木構件出現劈裂、變形、扭曲的病情,目前需靠架子支撐。
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7年,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發現了佛光寺並稱它為“中國第一國寶”,打破了日本學者“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木結構建築”的斷言。
佛光寺東大殿東北角卻由簡易的支架支撐著,斗拱、柱子等木構件出現了劈裂、扭曲變形等病情。牆面上還有被雨水浸過的痕跡。
“原來我們做的是對佛光寺整體的保護方案,比如說揭頂維修。因為考慮到整體梁架沒有問題,現在我們想編制一個局部的修繕方案,對它進行局部加固。”2012年上任的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董養忠說,山西的技術力量修繕佛光寺不成問題,但由於文物的珍貴性,各個部門都很謹慎,希望以最小的干預把病害處理掉。
曾主持過永樂宮遷建、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落架大修、朔州崇福寺彌陀殿大修等工程的80多歲的古建築專家柴澤俊說,東北角沉陷問題由來已久必須得解決,不能一直靠支架支撐著。
他說,東北角有漏雨、劈裂現象,構件殘損程度會加重,損壞的木構件也會日益增多,年久不修,本來能再利用的構件將來也就不能用了。
“損失一個木構件,建築的文物價值就會損失一分。”柴澤俊說,佛光寺東大殿整體結構完好,只需要對其局部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