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福州朱紫坊47處保護文物公布 該區不得新建擴建_中國文物網-文博

福州朱紫坊47處保護文物公布 該區不得新建擴建_中國文物網-文博

日期:2016/12/14 21:31: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與福州三坊七巷類似,安泰河沿的朱紫坊也走出不少歷史名人,而且傳統建築、園林極為密集。記者昨日獲悉,《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日前經過省政府批復,已正式公布。規劃確定了47處受保護文物,其中包括10處文保單位,以及37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同時明確將圍繞朱紫坊建設安泰河休閒旅游帶、南街商業帶、津門路商業帶和教育傳承帶等“四帶”。
  核心保護范圍 建築限高9米
  朱紫坊因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請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兄弟4人居此皆登仕門,朱紫盈門,故而得名。
  據福州市城鄉規劃局介紹,2006年6月,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築群經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紫坊也與三坊七巷、上下杭共同列為福州市的三片歷史文化街區。日前,《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經省政府批復,規劃成果予以公布。
  “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北至安泰河,南至法海路、法海小學以北一線,西至南街、延安中學,東至津門路、花園路,面積為6.47公頃。規劃定位以居住、文化、商業、旅游等復合功能為主,突出以芙蓉園為核心的“福州園林”和海軍世家傳承特征。
  規劃明確,核心保護范圍內文物、歷史建築、建議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高度應按照現有建築高度控制;其他建構築物整治改建時,檐口高度不得高於7米,屋脊高度不得高於9米;整治改建建築風格為民國風格、西洋風格等的平屋頂建築,建築高度不得超過7.5米。
  記者了解到,該街區修復項目於2012年分期啟動,計劃2017年基本完成。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曾被譽為福州四大園林之一,歷史上居住過兩位“宰相級”人物的芙蓉園已完成修復,再現昔日芳華。
  “一心四帶”規劃 打造安泰河旅游帶
  除了核心保護范圍,本次規劃還劃定了10.39公頃的建設控制地帶,以及6.62公頃的環境協調區。對環境協調區內造成景觀、空氣、水系污染的污染源將於近期內拆除搬遷。
  在街區結構方面,提出了形成“一心四帶”的規劃,“一心”指朱紫坊河坊一體展示核心,重點展示朱紫坊河坊一體的風貌特征和朱紫坊沿線建築與人文的有機結合。
  “四帶”指安泰河休閒旅游帶、南街商業帶、津門路商業帶和教育傳承帶。安泰河休閒旅游帶設置游船碼頭、商貨碼頭,與朱紫坊陸上主要游覽路線一起,構成安泰河兩岸的風貌帶;南街商業帶延續福州歷史文化中軸線的商業商貿功能;津門路商業帶將形成以特色小吃體驗、傳統商業延續、老字號、特色餐飲為主線的功能片區;教育傳承帶保留延安中學、法海小學,與孔廟形成以傳統教育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片區。
  相關報道:
  福州朱紫坊保護規劃公布 該區不得新建擴建
  作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紫坊曾經是近代海軍名人聚居地及船政文化見證地。昨日,東快記者獲悉,經過四年的編制及相關工作,福州市規劃局對外正式公布了《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成果。該《規劃》的保護框架涉及坊巷格局、古河道、各級文保單位、37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特色構築、景觀大樹、節慶習俗等方面。
  《規劃》將朱紫坊定位為以居住、文化、商業、旅游等復合功能為主,突出以芙蓉園為核心的“福州園林”和海軍世家傳承特征,形成具有濃厚的福州傳統建築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傳統社區文化傳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根據《規劃》,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將形成“一心四帶”的規劃結構。
  同時,《規劃》還將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三大區域,並針對三大區域分別提出了保護要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