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文物墓葬遭挖掘機強拆 文物局未調查稱有事忙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文物墓葬遭挖掘機強拆 文物局未調查稱有事忙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

日期:2016/12/14 21:31: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該處被評為中原區不可移動文物不滿四年

  [事件]不可移動文物公布不滿4年,已被毀

  昨天上午,大河報記者趕到中原區西流湖辦事處孫莊村原址,因為拆遷,該村事實上已經不存在,孫莊村原址北邊的院子內荒草叢生,2011年年底被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孫氏家族墓群就位於大院北側。

  如今呈現在記者面前的是這樣一番景象:嶄新的黃土覆蓋在地面上,黃土裡還掩埋著墓碑和磚塊,一棵柳樹也被連根拔起,墓群的北邊停著一輛挖掘機。

  “被翻新的黃土下邊就是孫氏家族墓群,今天凌晨1時許被人推平。”孫莊村村民孫會和孫聘三說,清朝末年,孫莊孫氏家族出過父子雙翰林,一門三進士,其中,八人受皇封,美名遠揚。最負盛名的是老翰林孫欽昂,官居二品,他在廣西為官從政,後告病回原籍時,當地民眾“攀留罷市,感激淚下”。孫欽昂的兒子後來也授職翰林院。

  兩位村民說,孫欽昂父子卒後葬在孫莊北頭祖茔內,孫氏翰林墓群占地12000余平方米,墓地內有石柱、石碑等石刻。2011 年年底,孫氏家族墓群經國家審核,被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但文物部門一直沒有在現場設置保護標志,2013年4月20日,孫莊村開始被拆,當時,孫欽昂的一處二層老房子還在。

  有人想把這所老房子拆除,村民孫寶珠不同意,當年5月7日凌晨,有人把孫寶珠捆在床上,然後把這所老房子強行拆除,至今也不知道是誰拆的。

  兩位村民說,聽說墓群被毀後,他們找到了駕駛挖掘機的人,但這個人不願說出幕後指使者。

  當大河報記者趕到時,駕駛挖掘機的人已經離開現場,無法聯系上。

  事發後,記者到負責孫莊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建設方采訪時,該項目辦公室一名姓賀的工作人員稱他們知情。

  [回應]市文物部門還沒查,區文物部門不願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結束後,經國家文物局審核通過鄭州市的不可移動文物共有8651處,其中就包括孫莊孫氏家族墓群。

  談及此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汪松枝連連慨歎。他說,兩年前被譽為“一門三進士,父子雙翰林”的孫欽昂、孫綜源故居被拆除,就非常讓人遺憾,沒想到兩年後,被定性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孫氏家族墓群也被毀,實在讓人氣憤。

  對孫翰林家族墓群有研究的學者孫凱向記者表示,孫翰林家族墓群內埋葬有孫欽昂之父、祖及其後世子孫,入葬人員有10多輩兒的100多口人,其墓葬排序極具考古價值。另外,墓群中不少人地位顯赫,當時立的神道碑文不乏顯宦名儒撰文書丹,有據可考者為孫樹之神道碑系曾國藩撰文並書丹;孫欽昂神道碑系奉天曾培祺撰文,書法家項城高钊中書丹。其中規格最高的孫欽昂碑樓有一通為光緒皇帝親自撰文,翁同龢書寫。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後要及時公布轄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使其納入法律保護體系。那麼,為什麼孫莊孫氏家族墓群仍然夜半時分被毀了呢?

  昨天下午,大河報記者聯系上中原區文化旅游局局長陳烈,但對此,他拒絕接受采訪。

  而大河報記者在采訪鄭州市文物局文物稽查大隊時,該大隊的范某說,已經接到了村民的反映,但有別的事情要忙,尚未對此進行調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