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湖南省文物局於11月27日組織專家在長沙簡牍博物館對“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牍保護整理項目”進行結項驗收。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等出席會議。
驗收會上,評審專家組詳細聽取了項目單位的結項報告,現場考察了保護修復後的文物和整理出版成果,經過質詢討論,認為該項目工作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流程合理,管理創新,注重質量,成效顯著,完成了項目任務書約定的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一致同意項目通過結項驗收。專家們就該項目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對長沙簡牍博物館後續的簡牍保護修復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此次會議,既是對1996年至今近20年長沙吳簡保護整理工作的一次總驗收,對長沙簡牍博物館自試開館以來近10年所做吳簡保護整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總結,也是對長沙簡牍博物館未來發展的一次前景展望。
1996年,10萬余枚三國簡牍出土於長沙市五一廣場走馬樓街的平和堂商廈建築工地,其數量超過全國各地已出土簡牍的總和,其內容涉及三國孫吳長沙郡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賦稅、戶籍、司法、職官諸方面,被譽為二十世紀繼甲骨卜辭、敦煌文書之後在古代出土文獻資料方面又一次重大發現,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及“二十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黨和國家對這一重大考古發現高度重視。長沙市人民政府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投資約6600萬元,從2000年開始立項興建全球首座集簡牍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專題博物館——長沙簡牍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將湖南簡牍保護列為國家重點文物科技保護工作,2004年3月批准實施由湖南省文物局組織編報的《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牍保護整理項目總體方案》。作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先後投入吳簡保護整理工作的專項經費達1465萬元。
長沙三國吳簡的保護整理工作歷時19年,前後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7至2003年,此為小范圍的試驗、探索總結經驗、方法,開展部分簡牍的保護整理工作;第二階段2004年至今,為落實《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牍保護整理項目總體方案》階段,長沙簡牍博物館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聯合全國相關文博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披荊斬棘的勇氣、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懈探索,砥砺前行,經過11年的努力,圓滿完成簡牍科技保護、整理研究等目標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2年,三國吳簡清洗揭剝工作完成,共清洗簡牍數量達10萬余枚。2009年,三國吳簡脫色拍照工作完成,總計脫色拍照有字簡76552枚。2011年,全部有字簡的脫水、修復、包裝等工作完成,2012年,三國吳簡被放入恆溫恆濕的地下文物庫房收藏。
在長期的簡牍科研保護工作中,長沙簡牍博物館逐漸探索出一整套符合南方出土簡牍特點、操作流程嚴謹、有可靠質量保障的保護工作機制,培養了一支優秀的簡牍保護專業人才隊伍,先後受邀參與了廣東南越王宮博物館漢簡、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秦簡、北大漢簡、清華楚簡、甘肅秦簡、山東銀雀山漢簡的科技保護工作。長沙吳簡的科技保護工作多次受到國家文物局領導及文保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在全國簡牍保護工作中起到了標桿和示范的作用。
吳簡的文字釋讀工作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也已基本完成,共整理出吳簡資料11卷,目前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7卷,尚有4卷未出,分別是《竹簡·五》《竹簡·六》《竹簡·九》《竹簡·十》,計劃2018年以前全部完成出版發行。
隨著資料的陸續公布、研究的逐步展開、爭鳴的不斷深入,吳簡研究成果也持續湧現。近20年來,歷史、考古、文獻、文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積極探討,出版了大量報告、專著和論文。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關於吳簡的研究文章有600余篇(其中中文500余篇,日文100余篇);出版專著、論文集23部,以吳簡為專題的博士論文5篇、碩士論文20余篇。吳簡研究逐步成了簡牍學中的熱門專題特別是魏晉南北朝史學科前沿。
從事吳簡研究的學者人才輩出、成果豐碩。長沙簡牍研究會、北京吳簡研討班、東京吳簡研究會等專門研究機構相繼成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故宮博物院等科研院所和文博單位都有專門研究吳簡的學者。
專題展示傳播簡牍文化的長沙簡牍博物館從2007年11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2008年10月28日起實行免費開放,年均接待觀眾70多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約占30%,港澳台及海外游客約占10%,年均接待學術團體200多個。長沙簡牍博物館利用5000余平方米的展陳面積傾力打造的“文明之路”簡牍基本陳列展,利用簡牍這一中國特色文字載體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被評選為“湖南省十年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此外,簡博還結合自身特色,舉辦了諸多新奇多彩的臨時展覽,特別是近兩年,舉辦了兩場與文字載體相關的特別展覽——“盛世殷商——甲骨、青銅、玉器精品文物特展”和“翰墨留香 絲路溢彩——吐魯番出土文書精粹展”,令人耳目一新。
在過去近20年中,長沙簡牍博物館不僅在三國吳簡保護整理工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還通過中央到地方各大電視、報紙、網絡、電台等媒體平台,對走馬樓吳簡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和推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吳簡的保護與利用起到了很好的助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