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廣東惠州斥資逾5億重修東坡祠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廣東惠州斥資逾5億重修東坡祠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29:4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廣東惠州市政府斥資5.3億元人民幣的東坡祠重修工程12月1日正式動工,重修工程包括東坡祠(故居)、蘇東坡紀念館、蘇東坡糧倉文化藝術創意園及游園休閒景觀,規劃用地3.36萬平方米。
  據介紹,宋哲宗八年十月,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谪到惠州。東坡祠是蘇東坡及其家人離開惠州後,惠州人民將其故居改為祠堂以作紀念,在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都對東坡祠進行保護和修繕,直至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炸毀。近年來,社會各界許多有識之士對重修東坡祠的呼聲日益高漲,國內諸多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更是建言重修,引起國家、廣東省有關領導高度重視並先後作了重要批示。2012年6月21日,惠州市政府十一屆八次常務會議決定重修東坡祠。項目經過可研、環評、規劃設計方案等前期准備工作,2015年5月正式立項,11月26日完成項目招標工作。
  該項目將依據歷史資料和考古發現,重塑東坡故居、翟夫子捨、林婆賣酒處、硃(讀“朱”)池墨沼等建築歷史風貌,並將建設成為集東坡生平事跡和文物陳列、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蘇學研究和文化創意園區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館。同時,該項目將與周邊的橋東鐵爐湖、惠新街、水東街及歸善學宮、嘉佑寺、桃子園等歷史街區和文物古跡相銜接,科學統籌規劃,有序地實施白鶴峰周邊環境的整治改造工作,使之成為惠州的文化地標。
  據了解,蘇東坡寓居惠州2年7個月期間,修路建橋、推廣農技、造福百姓,並寫下了587篇作品,給惠州留下了厚重的歷史印記,特別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是成為傳頌千古的經典佳作。惠州也因東坡與四川眉山、湖北黃岡、海南儋州、浙江杭州4市結緣,5座城市共同傳承東坡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