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磚雕大師王鎖貴靠高超古建技藝承攬項目資金超億元
日期:2016/12/14 21:26: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連日來,對於代縣胡峪鄉望台村老實巴交的農民王鎖貴來說,簡直是好事連連:去年承攬了8300萬元內蒙烏蘭察布市的古建文化大院項目,猴年年初又與大同市和渾源縣簽定了14項4000萬元的古建項目。不僅如此,王鎖貴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之後,最近又經國際工藝美術大師組委會對他的工藝美術專業設計與制作技能進行綜合評審,被授予“國際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受北京市文物局邀請,王鎖貴將於元月28日攜工藝磚雕作品前去參加工藝美術作品展覽。
今年46歲的王鎖貴,19歲就跟隨代縣民間工藝磚雕大師拜師學藝,通過吸納百家之長,融合現代雕刻技藝,潛心鑽研,已形成了獨具雁門特色的工藝磚雕風格,達到了“雕花花生香,雕鳥能聞聲,雕虎能奔跑,雕人能傳神”的最佳境界,2009年6月王鎖貴的工藝磚雕被忻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忻州市民間工藝十大品牌”稱號。他既負責圖紙設計,又組織實施雕刻,言傳身教培養出農民工徒弟50多位。
王鎖貴率領人人身懷磚雕絕技的古建團隊,走南闖北拓市場,每年加工工藝磚雕產品上千平方米,遠銷北京、重慶、河北、內蒙等地。先後組織施工隊伍承建了汾陽市國保文物海紅塔、大同市遼代古塔、壽陽縣“帝王之師”舊居,交城縣“華國鋒母校”、雁門關仿古一條街等工藝磚雕工程,質量上乘,深受建築方稱贊,每年尋找王鎖貴承攬工藝磚雕古建工程者絡繹不絕。去年參與內蒙烏蘭察布市古建文化大院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農民工達500多名,1000多萬元的工資到年底分文不欠,預計今年的施工隊伍將上到千余名。
為了傳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雁門文化,助推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王鎖貴今年已著手投資300萬元加工生產楊家將和楊門女將系列陶治工藝品,讓其占領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市場,逐步形成本縣的支柱產業。
王鎖貴的工藝磚雕,去年還榮幸地參加了第二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代縣在省城太原舉辦的“大美雁門·魅力代州”文化旅游產業精品展示會,被客戶現場買走。(記者 石俊文 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