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建防火意識薄弱:古建內明火取暖 消火栓箱空置

古建防火意識薄弱:古建內明火取暖 消火栓箱空置

日期:2016/12/14 21:26: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為掌握各地文物消防安全現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物消防安全工作,2016年1月21日至28日,國家文物局派出檢查組,分赴遼寧、浙江、山東、湖南等省份,對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工作進行了抽查。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此次檢查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暗查方式。
古建防火意識薄弱:古建內明火取暖 消火栓箱空置

  近日,國家文物局對近期抽查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情況進行通報。本次共暗查了33處文物保護單位和二處文物建築集中分布的歷史街區,其中暗查國保單位19處。通過暗查發現,一些文物單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文物建築內使用明火,用電不規范,易燃可燃物品堆放,消防設施設備缺乏良好維護等火災隱患。

  抽查發現的具體問題有五點。一是安全管理松懈。一些文物開放單位安全意識淡薄,日常管理不到位,人員不在崗、巡查不及時,無視火災隱患和安全漏洞,對參觀游覽人員不安全行為放任不管,甚至有的文物單位工作人員在古建築內或者文物修繕工地內吸煙。二是違規使用明火危害大。一些文物單位在文物建築內使用明火燃爐取暖、燃香或者點蠟燭,在文物建築院內或者保護范圍內焚燒建築垃圾,燃放煙花爆竹等。三是電氣火災隱患突出。一些文物單位電氣線路敷設和電氣設備安裝使用不規范,老舊或者已廢棄損壞的電線、電氣設備未及時拆除和更換;電氣設備周邊無任何防火隔離,且無人看管;在文物建築內使用電暖器,且在電暖器周圍放置桌布、棉被等可燃物品。四是易燃可燃物品亂堆亂放。一些文物單位的文物建築內或者文物保護范圍內堆放易燃可燃木料、紙張、油漆等化學物品、裝修包裝材料、生活或者建築垃圾、雜物等。五是消防設施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消防設施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一些文物單位配置的消防設施長期得不到保養維護,未定期開展演練試用,消火栓箱空置,消防水帶、滅火器等老化、過期、無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