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飄香蜂鼓舞——布朗族
日期:2016/12/14 9:58:55   編輯:古代建築史族史悠久遠,居滇最為先,追溯至遠古,考古“蒲缥人”①;先民稱濮人,心慕大中華,早在商末時,武王兵伐纣,商郊牧誓地,濮人予其誓,爾後三千載,同為中華源;雜華而居久,漸變於夏多②,傳承至現代,跨越七千年。
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若論大貢獻,公認者有三:一為識種茶,已歷數千載;史家方國瑜,稱為茶始祖,今滇古茶地,處處有族名;布朗居處皆茶園,村村寨寨出香茗,如今普洱茶興旺,原產地名更遠揚。二為馴旱稻,深山傳美名;拾取山中谷,育成旱稻種,馴育艱辛無人見,山裡人家始有糧,至今刀耕火種地,旱稻仍為當家糧。三為木棉紡,西南有布朗;摘取木棉花,紡成桐華布,西南絲路輸身毒,張骞大夏曾親見③,如今“蒲蠻”人家地,布朗女兒仍善紡。
布朗族宗教,尊佛與自然。南傳上座部,源自印西來,神靈祖崇拜,亘古有流傳,佛說眾平等,各族友相待,神靈講敬畏,天地人合一,對外睦鄰族,對內法自然,外來與本土,和諧並傳承。
布朗族藝術,歌悅舞翩跹。勐海布朗歌,柔美音恬恬,索宰拽笙④音委婉,歌聲曼妙起舞伴;雙江蜂鼓舞,粗犷又陽剛,起轉承和皆如意,男女老少歡顏燦;施甸喜山歌,高亢聲悠揚,年節喜慶都舉辦,八方匯聚打歌場;各地喜好雖有異,歡樂開心皆同源。
布朗族服飾,古樸顯端莊。男子尚青黑,上穿對襟衣,下著大裆褲,胸臂多文身,彰顯陽剛氣;女子喜彩妝,頭戴鮮花冠,上穿七彩衣,下著百花裙,勤勞性淑娴,布郎美姑娘。
布朗族飲食,味突酸辣鹹。摘取山野菜,調和五味鮮,勐海包燒菜,匯集山中珍,剁生調百蔬,剎撇味特鮮,雙江橄榄生,酸筍雞肉甜,施甸年豬飯,涼拌嫩茶尖,普洱茶焖飯,色美味香甜,飲宴豈無酒,旱谷酒洌醇,席間起歌舞,賓主俱歡顏。
布朗族經濟,茶葉當為先。祖先叭巖冷⑤,種茶第一人,金銀有盡時,茶葉世代興,先祖遺訓在,子孫世代銘,無論居何地,代代營茶園,公弄野茶地,景邁古茶園,布朗人居處,家家出珍茶;“得責”能止乏,酸茶助消化,竹筒茶清香,普洱茶味醇,烤茶香濃酽,曬青回味甘,更有青竹蜜,上賓方品先。改革開放後,發展膠蔗煙,歷經十數年,新產業呈現,奈何宜地少,受益面局限;山區交通阻,出產亦有限,工業不發展,商業難彰顯,全民種養業,發展步難前,至今不少地,溫飽難周全。
何故欠發展?緣由有多樣,教育滯後當首項;布朗無文字,世代口傳承,中華共和後,教育始方興,山區條件差,辦學困難多,興教六十年,效果卻難顯,全民受教率,人均僅五年;歎無文化苦,科技難掌握,他族平常事,我族技難熟,種田無科技,經商營算無,做工缺技術,發展有難度;期盼科教興?拓我致富路,遠離文盲苦,快我小康步。
念我布朗苦,政府憂思度,八七年後展扶貧,國家投資無數;修我山區路,通我飲用水,建設口糧田,架通電力線,山外信息傳進來,山中特產達海外,政府扶持加自強,布朗脫貧步始邁。
進入新世紀,扶持更加快,《扶持規劃》⑥政策好,“興邊富民工程”⑦強,“整村推進”來落實,布朗走向小康莊;修我生態館⑧,建我新學校,“兩免一補”進邊寨,布朗兒女書聲朗。
嗚呼!憶往昔七千年峥嵘歲月,“蒲蠻”兒女,歷盡千般苦難,自立自強,文化傳承哀牢⑨鄉;喜哉!看今朝政府扶持助發展,布朗山鄉,競顯百業興旺,一村一策,邁步小康各有方;噫嘻!逢盛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