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著名人民藝術家、革命家張寒晖先生誕辰110周年。為緬懷張寒晖先生的豐功偉績,弘揚和傳承張寒晖先生的革命精神和藝術成就,5月5日,河北定州市委市政府隆重舉辦了紀念張寒晖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老一輩革命藝術李光曦、耿蓮鳳,知名演員劉紀宏、王靜、范春梅等一大批著名文藝界人士雲集定州,和定州市各界群眾一起紀念偉大的人民藝術家張寒晖。
張寒晖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國音樂家協會、河北省文聯主辦,定州市委、市政府,保定市委宣傳部、河北省音樂家協會、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承辦。此次紀念活動共有5項,其中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暨張寒晖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紀念人民音樂家張寒晖誕辰110周年暨百花樂萬家文化惠民活動文藝晚會是活動的兩大亮點。紀念大會上,文藝界名人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追憶張寒晖先生偉大的一生,研討發揚和傳承寒晖精神的時代意義。
文藝晚會整場節目以“紀念張寒晖、弘揚和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包括歌曲、舞蹈、詩朗誦、河北梆子等多種藝術形式。當天晚上,晚會在大合唱《松花江上》歌曲聲中開場,當那悲怆而蘊滿抗爭力量的音樂響起時,全場觀眾被深深感染,自發地加入到合唱中;當老一輩革命藝術家李光曦、耿蓮鳳登台獻唱時,全場響起了熱情的掌聲,將晚會氣氛推向了高潮;定州市張寒晖合唱團的正式成立,更加深化了晚會的主題。除此外,系列紀念活動還包括電影《張寒晖》開機啟動儀式、“張寒晖精神”高峰論壇、紀念張寒晖誕辰110周年書畫展等三項活動。
電影《張寒晖》正式啟動。
定州歷來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注重對名人文化的保護、挖掘和傳承,每年都拿出專項資金,對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民間藝人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對張寒晖文化的挖掘與保護工作中,投資1200萬元修建了張寒晖文化廣場,創辦了張寒晖文化藝術節,出版了《人民藝術家張寒晖》一書,同時,與中華愛子影視教育促進會聯合創作拍攝影片《張寒晖》,頌揚先烈崇高精神,傳承優良革命傳統。定州市委書記楊寶東說:“張寒晖形象,已成為定州的一塊精神品牌;張寒晖精神,已成為定州的一筆寶貴財富,更是定州精神內涵的重要源淵”。當前,定州正在爭創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紀念張寒晖先生的同時,將傾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擴大定州文化影響力,強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為實現定州跨越發展、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定州市張寒晖合唱團正式成立。
張寒晖1902年5月5日出生於定州西建陽村,自幼受父親進步思想的影響,樹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回到定州,以教書為掩護,宣傳共產黨的主張,1936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一問世,就迅速唱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當時極大地喚起了東北軍及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使無數愛國志士投身於革命救國的洪流之中,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2年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聆聽了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延安期間,他創作了《軍民大生產》、《沒有共產黨哪有今天》等60多首革命歌曲和大量戲劇,與冼星海、聶耳並稱“音樂三傑”。1946年3月11日,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延安,年僅44歲。
張寒晖創作的名曲《松花江上》以強烈的民族凝聚力、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人民和海外僑胞的愛國歌、思鄉曲。1937年2月,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在解決西安事變過程中,曾指揮東北軍青年軍官齊唱《松花江上》。“打回老家,驅逐日寇”成為東北軍愛國官兵的共識。1937年12月,周恩來在武漢大學演講《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中指出:“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傷心的人斷腸。”後被收入周總理主持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1993年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張寒晖先生的歌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成為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