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走大理 / 廊橋有一夢 世內皆桃源
日期:2016/12/15 0:16:58   編輯:古代建築史初春而至,懷著一顆如少女般思念的心來到大理,完全是因為對這裡的憧憬。而這次的大理之行並非詞語上的范圍,其實那顆不安分的心走了很遠。雙廊的第一眼著實讓我驚訝了一下,古鎮的巷子裡熱鬧的很,流行音樂配著仿古的建築,混雜在各種菜系的味道中,就如穿著旗袍吃著冰激凌的少婦。相反,靠近洱海的地方,安靜的可以聽見自己的呼吸和風吹過的聲音,那一刻,你只需閉上眼睛靜靜的聆聽。於是我努力的在每一個方向尋找著腦海中你的樣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如果我喜歡陽光,那一定是大理的)
大理,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古城,就如雲南郡,南诏國這些曾經逝去的名字一樣,驅使著我們的心一點點的靠近她,了解她,愛上她。史書記載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統治雲南達300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的“雲南八國都王”等封號。
走進大理古城,便見清一色青瓦屋面的建築,老舊的街路,泛黃的牆體,爬滿牆的綠植,在風中搖擺的店幌。路上的行人很多,卻沒有掩蓋住歷史久遠的味道,那種透著骨子裡清晰可見的滄桑。大理古城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唐天寶年間,南诏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
現在的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古城外有條護城河,古城四周有城牆,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城內街道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街巷間仍有一些老宅,可尋昔日風貌,但見庭院裡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對於那部很火的《心花路放》姑且不去評論,因為那只是電影,畢竟有太多的戲份在裡面。人民路還是人民路,沒有改成心花路,大理的生活還是以前的樣子。原本的安靜,原本的繁華,原本的滋味。我只想說,這裡依舊透著質樸和純淨,就像老者的目光,望著遠方的遠方,或許他只是這樣安靜的坐著,並不知道下一秒的故事。如果你喜歡陽光,那麼一定是大理的。
(如果我喜歡雲,那一定是雙廊的)
不知道雙廊的來歷,也就不去糾結了,倒是這名字喜歡的很。向來喜歡文字上的典雅,就像訴不盡情愁的唐詩宋詞,懂了也就是懂了,不懂,喜歡也是好的。這裡,你抬頭便可看見天上的雲,那雲低低的,壓著路邊的花朵,壓著我有些透不過氣來,然後我極力的用手撕開一道縫隙,這時候花兒也就開了。
雙廊北有蘿莳曲,南有蓮花曲,前有金梭、玉幾二島環抱於雙曲間。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景。水天一色、群山疊翠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金梭織錦、“雙島雙曲”與古色淡雅、風情濃郁的白族集鎮相環抱,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盛譽。
慢,足可以形容在雙廊的生活。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後出門吃早餐,洱絲或米線,之後便開始在小巷中自由自在地穿來穿去。驚喜或許來自於漫無邊際的藍天白雲;或許來自於湛藍得發光的湖水;抑或來自於那些富有情趣的各式小店。如果我喜歡雲,那一定是雙廊的。
(如果我喜歡海,那一定是這裡的洱海)
洱海不是海,卻有海一樣的波瀾與壯闊。我喜歡在看不到盡頭的海邊小路上,騎著單車,飛快的讓海風吹動你的長發,就像電影裡的某段情節,天空下,全是你的笑聲。
洱海古稱“葉榆水”,也叫“西洱河”、“昆彌川”,是由西洱河塌陷形成的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空中俯瞰,洱海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洱海共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湖水清澈見底,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詩人馮時可《滇西記略》說:洱海之奇在於“日月與星,比別處倍大而更明”。農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剛從洱海中浴出。水天輝映,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
(如果你沒有吃粑粑,那就不算來過喜洲古鎮)
喜洲東臨洱海,西枕蒼山,保存著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築群,皆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梁畫棟、斗拱重疊,門樓、照壁、山牆的彩畫裝飾藝術絢麗多姿。喜洲比較著名的有楊品相宅、嚴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傳統民居特點,又結合了中西建築手法。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種色、香、味均佳的麥面烤餅,是大理城鄉的一種風味小吃,以喜洲白族傳統粑粑最為有名。做成圓形小餅後,一次6個,鹹甜各半,整齊地擺在一塊圓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餅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層香油,然後放入油鍋中烘烤。 大約十分鐘後,一鍋黃燦燦、香噴噴、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鍋了。
(如果你喜歡風吹著你的長發,那麼一定去環洱海路)
驅車在環洱海的路上行駛,迎面襲來一股海風的味道,此刻的心情應該說是釋然的。農田裡三三兩兩的白族婦女正在忙碌,天上的白雲翻過蒼山而至,我忽然想到了世外桃源悠然見南山的情景。兩邊的風景消失在了身後,無法留戀,就如你不知道下一秒的花開花落。海水拍打著樹干,若干年後,不變的是最初的承諾,這世界因你而美。
遠處的蒼山顯得若此的嬌小,而山頂的積雪卻清晰可見。其實環洱海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這裡說的環洱海是指單車。且不說距離的長短,但就是途中的風景時不時的讓你停下腳步,然後頻繁的上上下下也足夠費時費力。所以,美好的風景永遠藏在艱辛的背後,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到彩虹。
(如果你可以駐足停留,那一定是在海西的某個地方)
你可以盡量的減慢速度,而後把大把的時間留在洱海邊,享受著午後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順著環海路,無思緒的走了一段,幾只白鹭不時的飛起,又落下;與迎面騎行的人交錯著,奔向不同的方向;貪婪的用眼睛記下兩邊的風景,容不得一點的遺漏。
相對於單車的體力,電動車無疑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途中會有很多充電站,可以保證你不會被仍在途中。這樣的情景讓我想到了在泰國拜縣,穿行在山路上,坡道不是很陡,很安全,迎面吹來的是綠色植物的氣息。而在這裡,夾雜著海風融合在綠植的氣味中,你就像個貪婪的孩子,使勁的呼吸著。
(如果你知道山上有三塔,那一定是大理的)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通高六十九點一三米,底方九點九米,凡十六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四十二點一七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
古籍《金石翠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采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
(廊橋有一夢,世內皆桃源)
那地方開了好多五顏六色的野花,由不得你不去喜歡,甚至久久不忍離去。殘缺的石拱橋和靠岸的小船,已然成為了某一天的歷史,而今只是風景。坐在露台上,那雲走的很快,心卻如這水一樣平靜,你問我要去往哪裡,我指著有你的方向!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那些花兒,在這春天的每個角落裡。一夜小雨淅瀝,你把顏色丟在花叢間,而後點綴了整個畫面,開始了某個情節,就如水墨丹青的渲染,最終給我一個燦爛了陽光的笑容。
你可以:被她望你的第一眼深深吸引,坐在灑滿陽光的日子裡,就這樣呆呆的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當暮色降臨,透過屋頂的玻璃窗,在流星劃破長空的時候許下心願;在春的季節,張開懷抱,聽海風吹來陣陣麥田的香氣。我們都曾經懷揣夢想,並為之努力,即使做那一棵孤獨的小樹,也要笑著面對每一次的日出和日落,潮漲和潮落,因為有你,我並不孤獨。
住宿推薦:大理廊橋世內桃源海景客棧位於大理市灣橋鎮向陽溪村的洱海廊橋旁邊,在洱海的西部,也就是傳說中的“海西”,離喜洲古鎮約6公裡,與雙廊45度角隔海相望。共有客房21間,房型有花園海景大床房、東南亞雙面海景大床房、廊橋主題房、榻榻米海景雙床房、美式懷舊海景大床房、復式星空雙面海景蜜月房等,客棧提供有償接送服務。
大理廊橋世內桃源海景客棧整體三層樓結構,一樓為接待廳,休息廳,住宿區域,室外休息區。二、三樓為住宿區域和休息平台。如果你想要抬頭便可望見洱海的寧靜,如果你想要只屬於自己的桃源夢,如果你想要和心愛的人走在廊橋上,那麼這裡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
一樓的住宿區域推開房門便是私家平台,躺椅,鮮花,陽光,海風,發發呆,看看書,我真的不知道還需要什麼了。二樓更有微影院、微會議室、微演藝吧等豐富的休閒空間。以及中、西餐及自助廚房的豐富配置,讓喜歡美食和愛秀廚藝的朋友們的一展身手。
客棧無論是外在的裝飾還是內在的裝修,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房間整體布局及分項的搭配都緊緊地圍繞房間的主題進行配色,分割,使其每個房間都不同。
交通提示:大理方向,在大理古城蒼山門或大理古城風花雪月酒店坐開往麗江方向的中巴車,在南莊村路口下車(約10元),步行約50分鐘到客棧。大理古城北門乘坐古城 — 古生村的4路公交車到古生村下,步行約30分鐘到客棧。雙廊方向,乘坐雙廊 — 下關的汽車到南莊村路口,步行約50分鐘到客棧。乘坐雙廊 — 下關的汽車到喜洲鎮下,派車接到客棧(30元/趟)。
(如果你想看看遠處的雪山,那一定是在麗江時光莊園)
沒有在預計行程之內的麗江之行,只為了遠遠的望一眼玉龍雪山。麗江時光莊園,這名字聽起來就如穿越一樣,這裡距離麗江古城約3公裡的路程,卻遠離了喧鬧,幾間瓦房,幾顆果樹,一片菜園,這就是所有,卻又是如此的富有。
(如果你沒有吃到米線,餌絲,烤乳扇,那你來大理做什麼?)
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吝啬你的胃,看盡天下的美景,也要吃盡天下的美食。
那天黃昏,一陣小雨滋潤洱海邊,懷著久違的神聖感,我久久的伫立在環洱海路邊的基石上,你輕輕地按下相機的快門。不遠處,傳來水波拍打岸石的聲響,低吟淺唱,像是為每一個路過這裡的女子唱著情歌。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