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河北:古村鳳凰橋上有棵大側柏——千年古樹沒撐壞石橋

河北:古村鳳凰橋上有棵大側柏——千年古樹沒撐壞石橋

日期:2016/12/16 15:38:26      編輯:古代建築

中國園林網11月18日消息:贊皇縣城南約10公裡處,有座僻靜卻極有名氣的千年古村——尹莊。尹莊東南側村口旁,有棵長了據說一千多年的古樹。這棵古樹的神奇在於它並不是直接長在地上,而是從一座古石橋的橋拱上鑽出來,存活至今。橋拱離地一米多高,但是橋拱上的石塊卻沒有明顯被擠壓的痕跡。

古樹與石橋相融合

好多人專門從北京趕來看這棵側柏

好多人專門從北京趕來看這棵側柏

千年側柏長在橋上,卻沒將石橋撐壞

千年側柏長在橋上,卻沒將石橋撐壞 

古樹融入村民生活

村裡的孩子們常常在千年側柏旁玩耍

村裡的孩子們常常在千年側柏旁玩耍 

鳳凰橋上鳳凰柏已千歲

昨日,記者和贊皇縣林業局高級林業工程師郭建朝一同在尹莊村口的石橋上見到了這棵古樹。看見有人看樹,62歲的尹莊村民崔占小念叨,“又有人來看樹了”。

“好多人專門從北京趕來看呢。”崔占小說,長著古樹的石橋叫做鳳凰橋,祖祖輩輩傳說,橋是隋朝時候建的,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我爺爺的爺爺小時候,古樹就已有近3米粗了。”郭建朝表示,古樹為側柏,至少已成活1100多年。

這棵側柏長在東西走向的鳳凰橋北側橋拱上。鳳凰橋下一米多深處是早已干涸的河溝。側柏的樹干周長足有3米,向上生長幾十厘米後,分成兩個粗壯的枝干,整棵樹約12米高。石橋的南面,一棵茶碗口粗細的小側柏(據分析是古樹的分支)也鑽出橋拱長了六七米。因整棵古樹看起來像一只准備北飛的鳳凰,而被村民稱為“鳳凰柏”。

八旬老漢爬樹回憶當年

這棵千年側柏灰白色的樹皮看似干裂,卻絲絲相連,擰著“麻花”密密湊在一起盤旋包圍在樹干上,綠色的枝葉間密密長著棕色小果。

村裡的孩子常常在此玩耍。“我小時候也常在這兒玩。”82歲的村民劉京成忍不住爬到樹上講起小時候的事。他說,自己就住在鳳凰橋旁,剛記事時古樹就是如今的模樣。

“以前俺們還用樹葉當茶泡水喝呢,是甜的。”劉京成說,村裡其他側柏的樹葉都是苦的。

記者在古側柏樹干長出的小枝上摘下一小根針狀樹葉,咀嚼後發現確實沒有苦味,落口反有清香。“側柏葉是甜的還挺稀罕,可能是水土造成的。”郭建朝表示,側柏葉應當是苦的,從沒見過甜味的。

專家推測樹根已穿橋入地

這棵在橋拱上長出的側柏,看起來並沒和橋下土地接觸。橋拱由一塊塊石頭拼成,縫隙中有土卻很少。且石頭現在仍塊塊相連,並沒有因古樹生長造成橋拱被擠壓變形。

“馬路邊種行道樹,隨著樹的生長,磚塊都會被擠壓抬升。古橋古樹融為一體很奇怪。”郭建朝表示,由於不能將石橋拆開看內部,始終不清楚為何古側柏沒有將石橋擠變形。

不過幾位林業專家研究後認為,古樹的根系可能已從橋體內部蔓延至地底,在地底長成龐大的“根網”吸收水分和養料。這也能解釋為何石橋南側也長出了一棵小側柏。“也許也是因為有了這棵古樹,古石橋才能這麼穩固吧。”郭建朝說。

古樹已有專人看護

贊皇是石市的古樹大縣,有千歲以上古樹35株。郭建朝說,這棵古樹已被掛牌保護,也有專人看護,一切人為工程都必須為古樹讓路。贊皇縣林業局技術站每年冬夏還要巡視兩次,為古側柏“問診”,防治病蟲害。村裡人也都知道側柏是棵稀罕物,都很自覺地保護它。

贊皇縣文保所所長王文旭表示,鳳凰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縣級文保單位,不過因橋體規模較小,不能以風格來判定是否建於隋朝,但肯定是一座古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