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古鎮沙溪橄榄島拾趣 島鎮相連風景獨特

古鎮沙溪橄榄島拾趣 島鎮相連風景獨特

日期:2016/12/16 18:45:34      編輯:古代建築
蘇州有很多古鎮,風格各異且名揚四海,太倉的古鎮沙溪則因一風景獨特的小島而著稱,因其兩頭尖、中間鼓狀似橄榄,因此而得名橄榄島。該島東西全長1350米,占地13500平方米,三座明清古橋橫跨島、鎮之間。這小島的風情,恐怕在江南古鎮中獨一無二,成為黃金周期間江南古鎮游的新亮點。

  據鎮上的老人說,位於古鎮沙溪南部的橄榄島為人工挖掘而成,1956年底,因貫穿於鎮區的老七浦河道狹窄影響航行和居民日常生活,於是太倉、嘉定、昆山、常熟四縣民工齊心合力疏浚七浦,並在老七浦南部重新挖掘出一條河道,稱新七浦,與老七浦相接通,中間留下的這一片陸地,便從此成為島嶼。

  如今,為了順應沙溪歷史文化名鎮開發的需要,鎮政府在橄榄島東部新建了公園,與原國民黨中央委員、台北市市長陸京士故居毗鄰,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開始接納四方來客,每逢節假日,經常能在島上碰到上海來的游客,而平時,橄榄島則成為情侶們約會的好地方,人們放松心情的絕佳處。

  要想入島,可以從橄榄島最東面的“五龍”橋走,這座橫跨老七浦的石拱橋之所以這樣取名,據說是因為當年鎮民在此大賽龍舟,盛況空前,感動了天上的真龍,派了5條龍下凡來助威,為了紀念這樁盛事,於是在此建橋以祀之,不過,原來的橋已經廢毀,現在看到的橋是2000年新修復的。

  過橋後,沿著新修茸的卵石和山石鋪就的小徑往東走沒多久,便來到了橄榄島的最東端,這裡有一臨水而建的水榭,取名“印溪茶社”,可謂獨占鳌頭,靜坐在石凳上,任思緒四處游走,迸發出無窮的想象。隨後,從這裡慢慢由東向西往回走,便可游遍整個橄榄島了。

  橄榄島雖是人工挖掘,但島上卻可尋沙溪古八景的蹤影,新建的公園內有一亭叫“聽潮亭”,是為了紀念沙溪古八景“七浦聽潮”,此園建在新老七浦交匯處,不過舊時的七浦潮漲潮落,水流湍急,岸旁蘆葦嵩草經浪拍擊,竦竦有聲。而如今風平浪靜,潮聲幾乎不再,不免讓人生出幾分惆怅。

  園中還有一亭名為“晚翠亭”,是紀念古八景中的“竹林晚翠”而設,該景原在橄榄島西部的靜室庵一帶,現已廢毀,於是在建園時東移恢復了這一頗有雅致風韻的一景,在亭旁種植了一片竹林,每至傍晚,群鳥飛來棲息,一片叽叽喳喳聲,讓久被工業棲息紛擾的人頓時一蕩胸臆。

  除了竹林,島上還種植了桂花、雷公竹、八角金盤、桃葉珊瑚、桅子花、毛鵑、山茶、書帶草一萬余株,綠樹環繞四季常青,鳥語花香。隨著夏日將近,和往年一樣,這裡又將成為沙溪人納涼避暑的好去處。(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