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佛光寺的十座塔

佛光寺的十座塔

日期:2016/12/15 0:25:5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山西五台縣的佛光寺因東大殿是唐代木結構建築而舉世聞名,其實佛光寺不僅僅有唐代的東大殿和金代的文殊殿,還保存下來十座古塔,時代從北朝到明清,這篇梳理一下佛光寺的十座古塔。

 


佛光寺東大殿,唐

 


佛光寺文殊殿,金

 

佛光寺的十座古塔都是磚塔,分布在寺內外的四片區域,分別是寺內一座、東山上三座、西塔坪五座和寺北一座,我們來逐個認識下他們。

 

祖師塔-北魏(寺內)

 

無垢淨光塔-唐(東山)

志遠禅師塔-唐(東山)

大德方便和尚塔-唐(東山)

 

解脫禅師塔-唐(西塔坪)

杲公和尚塔-金(西塔坪)

無名小花塔-金(西塔坪)

無名六角樓閣塔-明(西塔坪)

無影塔-清(西塔坪)

 

皇統五年花塔-金(寺北)

 

佛光寺坐東朝西,唐代東大殿實際上是正殿,東山上的塔是在東大殿的正後方,西塔坪則是在寺前。

 

佛光寺祖師塔

 

祖師塔位於佛光寺內東大殿的南側,也是坐東朝西,方向與東大殿一致,未發現建造年代題記,推斷為北魏建築。

 

塔高約六米左右,六角形,分為上下兩層,第一層西側開門,內有塔心室,以繁復的手法做出第一層塔檐,體量龐大,其上又置平座托第二層塔身,第二層上只開假門假窗,塔剎部分制作繁缛,兩層交錯的蓮瓣承托寶珠,整座塔造型優美,而塔身上的火焰門、束蓮柱等特征多見於石窟壁畫中的北朝建築,這也是推斷為北朝的重要原因。

 


佛光寺祖師塔,北魏

 


祖師塔第一層塔檐

 


祖師塔第二層

 


林徽因在佛光寺祖師塔第二層留影

 


 

從佛光寺的小院出來,沿著山溝轉到大殿後面的東山上,這裡還有三座古塔,都是唐代

 

 

無垢淨光塔

 

建於唐天寶四年(745年),現在僅存一座巨大的塔基,上部已塌毀,塔基八角形,殘高約三米,每面置三個壸門,並保留有少許彩繪圖案,或來自唐代,五十年代曾對塔基進行發掘,出土有帶有唐天寶年號的造像。

 


無垢淨光塔,僅存塔基

 


塔基上的壸門

 


無垢淨光塔和不遠處的志遠禅師塔

 

 

志遠禅師塔

 

緊鄰無垢淨光塔,建於唐會昌四年(844年),主體保存完整,八角形基座上面是圓形塔身,其上再出八角形檐,塔身西面開門,內有塔心室,塔剎部分已殘缺,是現存最早的覆缽塔。

 


志遠禅師塔

 


志遠禅師塔和旁邊的無垢淨光塔

 


營造學社時期拍攝的志遠禅師塔,樹下是林徽因,塔門裡是莫宗江,旁邊是引領他們上山的小童,拍攝者是梁思成

 

 

大德方便和尚塔

 

建於唐貞元十一年(795年),僅存第一層塔身,平面六角形,西側開門,內有塔心室,塔檐部分雖有殘缺仍能看出向外伸展較多,檐下有蓮瓣裝飾。

 


大德方便和尚塔

 


大德方便和尚塔塔檐處殘存的蓮花瓣

 


 

西塔坪是位於佛光寺西約一公裡的一片平緩山坡,這裡建有五座塔

 

解脫禅師塔

 

建於唐長慶四年(824年),是西塔坪諸塔中體量最大的一座,平面方形,塔檐之上塑兩層蓮瓣造型,再上是第二層塔檐,結構奇特。解脫禅師卒於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肉身被供奉了一段時間,一百七十余年後在寺西建塔。

 


解脫禅師塔

 


解脫禅師塔

 


兩層塔檐都是疊澀出檐,中間是兩層蓮瓣

 

杲公和尚塔

 

建於金泰和五年(1205年),在解脫禅師塔西側不遠,為單層花塔,塔檐下磚仿木枓栱做工精良,柱頭卷殺等細節亦有表現,塔頂以磚雕花瓣堆砌,是一座難得的保存完整的花塔。杲公和尚塔現在已嚴重向北傾斜,危險程度較高,塔身上的一塊塔銘早年間丟失。

 


杲公和尚塔,已經向北傾斜很嚴重

 


杲公和尚塔的仿木枓栱

 

 

無名小花塔

 

位於西塔坪的一條小山溝內,造型與杲公和尚塔相似度較高,只是體量縮小,未發現創建年號題記,根據建築形制推斷為金代。塔身上有一個很大的窟窿,疑似塔銘丟失後留下的。

 


無名小花塔

 


無名小花塔枓栱

 

 

無名六角樓閣塔

 

此塔位於解脫禅師塔前不遠,外觀仿樓閣式塔,實為實心磚塔,六角形,未發現創建年代題記,根據建築結構形式推斷為明代作品。

 


無名六角塔

 


六角塔第一層枓栱

 


六角塔上部

 

 

“無影塔”

 

“無影塔”是我給起的名字,因為這座塔已經無影無蹤,塔位於解脫禅師塔前方,已於數年前塌毀,僅存一堆殘磚,現在還能找到此塔2000年代的舊照,外觀推斷為明清建築。

 


“無影塔”僅剩一堆磚

 


磚堆中還有一些磚仿木構件

 


磚堆和遠處的解脫禅師塔

 


倒塌前的“無影塔”,照片來自《山西古塔文化》

 

 


 

從佛光寺向北一公裡多通往古竹林寺的路邊,還有一座金代花塔

 

 

皇統五年花塔

 

建於金代皇統五年(1145年),是一座單層花塔,塔檐下使用磚仿木枓栱,仿真度較高,塔身上原有兩塊石塔銘,銘文中記錄有佛光寺的神秘建築“彌勒大閣”,然而2014年兩塊塔銘全部被盜,這座塔由於基礎部分長期浸水,磚石已松脫,現在塔身已有明顯傾斜。

 


皇統五年花塔

 


皇統五年花塔枓栱

 


塔銘被盜後留下的窟窿

 


 

佛光寺保存下來的十座塔,一座北魏,四座唐代,三座金代,兩座明清,不僅時代延續上千年,也是現存最為古老的塔群,對研究早期建築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每座塔下留個影,是記錄建築體量大小的簡易方法(拍攝於2015年1月17日)

 


佛光寺祖師塔

 


無垢淨光塔

 


志遠禅師塔

 


大德方便和尚塔

 


解脫禅師塔

 


杲公和尚塔

 


無名小花塔

 


無名六角樓閣塔

 


“無影塔”

 


皇統五年花塔

 



 

來源:微信公眾號愛塔傳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