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佛光寺
日期:2016/12/15 15:17:2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從五台縣豆村鎮向北行進5公裡,向東遠眺,就看到了三山環抱,松柏掩映,高低層疊的佛光寺。
佛光寺高踞山腰,寺基為梯田式,共有三層院落,層層疊高,計有殿堂樓閣120多間。東大殿是該寺的主殿,位於最上一層院落,在所有建築中位置最高,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距今1100多年,堪稱國寶。正殿外表樸素,柱、額、斗拱、門窗、牆壁,全用土紅塗刷,未施彩繪。大殿內,完整地保存著唐代泥塑和唐代壁畫。
佛壇塑像經歷代重裝,雖塑體原形有保存了唐代風格,但唐塑的色澤已被破壞了。唐代佛殿多以壁畫作裝飾,現在東大殿只存內柱額上的幾幅拱眼壁畫。佛座背面的壁畫,用筆淳古,色澤艷麗,內容和構圖同唐代吳道子《天王送子圖》相仿佛,是我國現存木構建築中唯一的早期壁畫。
佛光寺內,有唐代石幢兩座。一座在東大殿前,高3米多,為唐代大中十一年造;另一石幢在山門內庭院之中,唐乾符四年镌造,高4.9米。大佛殿左側,有一座雙層六角磚塔,上實下空,型制奇特,有印度式的束蓮柱,俗稱祖師塔。佛光寺附近,還有唐建和金建的墓塔6座,在寺後東山坡,有唐天寶年間建的無垢淨光塔。塔的建造形式,除敦煌壁畫中可以看到外,實物僅有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