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庫村的美在於那些構築精美的建築,那些以石頭為牆角壘築的古民居,充滿了幽雅的氣息,漫步其中,仿佛與歷史同行。

庫村古民居
庫村的古村落布局沿襲唐宋時期的特色,其別具一格的鵝卵石地面和山牆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庫村以世英門為界,分為兩個小村,東為吳宅,西為包宅。世英門又名石門樓,該門樓全部用石頭建造。門前有上馬石、下馬石、坐凳等石質附件,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中,有二十五家為一闾的劃定,世英門其實相當於闾門。世英門前是貫穿吳宅和包宅的卵石大道,東側路邊立著一棵古柏,村人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吧。前方拐彎後,就進入了鵝卵石的世界,整個村落仿佛就是一座鵝卵石堆砌成的城堡。

村中鵝卵石鋪成道路
村中縱橫交錯的道路一律是用鵝卵石鋪設的,鵝卵石路的兩側,也是一律的卵石牆。因為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牆腳做得比牆頂要寬得多,卵石的個兒也是下大上小。有的卵石牆因為常年雨淋,表面呈色黑色,但大部分還能保持原色,不過歷經幾百年的風霜雪月,略有剝落,更顯些許滄桑。

庫村古居院子
庫村的四合院很少有廂房,被高高的鵝卵石牆取代了,因此大院顯得十分的寬敞。有的主人嫌院子太大,就在高大的石牆根一帶辟出一小溜一小溜園地,其功能大致與上面所說的花台相同。這裡的民居用素木搭建,沒有講究的木雕,一切都顯得自然而實用。現在我們到了清陰井。清陰井的井口用四塊條石砌成一個正方形,井口很大,可同時供兩人個打水。擋土牆的下方陰刻三個字“清陰井”,字跡沉穩有利。

庫村生活氣息濃厚質樸
庫村古民居裡可圈可點的景非常的多,無論是黃土築成的人家屋牆,還是村中百年古柏及曾經養育了村中子民的古井,都記錄了一段難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