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800多年的文化古鎮
日期:2016/12/15 16:25:40   編輯:古代建築新快報記者 鄒柳洲 石龍,這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憑借水陸交通優勢,明清時期就是嶺南重鎮,而現在,石龍又成為了“國際宜居城鎮”。如今,仍屹立在中山路的清末民初的古建築,依然能夠看到當年的繁華。
舊時繁華今朝仍可見
石龍歷史遺跡、文物總計二十多處,另外還有碑文、石柱、生產工具等可移動文物一大批,自宋代開始,這裡就有人定居。石龍在歷史上曾多次設市,清末,隨著廣九鐵路的開通,石龍更因商業發達而與廣州、佛山、順德陳村齊名,並稱廣東四大名鎮。1926年,東莞第一間銀行中央銀行在石龍設立,東莞最大規模的當鋪也開在石龍,現在仍保存完好。商業的繁榮帶動了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作坊林立。形成了竹器街、面街、棉花街等產品專產專賣街市和民一布廠等私營企業。“石龍今日市廛開,車馬紛紛湧進來,午後酒闌人盡散,白雲依舊鎖蒼苔”,成為石龍在清末民初商業繁華情景的真實寫照。清末民初的商貿街道風貌和歷史建築至今仍保存。
此外,石龍鎮是全國著名的“舉重之鄉”,建成了國家舉重訓練基地。曾成功舉辦第六屆亞洲女子和第七屆亞洲男子青年舉重錦標賽及第20屆亞洲舉重錦標賽。石龍運動員陳鏡開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選手;曾國強奪取了中國第一面奧運舉重金牌。2008年10月,石龍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改革開放30年來,石龍堅持“科教興鎮”戰略,電子信息、食品醫藥已成為石龍的兩大支柱產業。
敬老文化讓孝道入心
作為古鎮石龍,石龍人對“龍”也有著特殊的情結,“龍文化”在石龍有著深厚群眾基礎。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抒懷這種情感,如,石龍東江岸邊的百米龍形古鎮圖、中山公園的雙龍壁、每年舉辦的龍舟比賽等。此外,還有當前正在策備中的敬老文化節。
一直以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石鎮自2011年首次舉辦“敬老文化節”以來,一直在努力傳承中國的孝道,讓孝文化深入人心,並讓該文化節成為一個活動品牌,成為一個弘揚傳統美德的有效載體。
記者從2013年石龍鎮第三屆“敬老文化節”籌備工作協調會議上了解到,為辦好今年第三屆“敬老文化節”,石龍鎮已計劃開展一系列“敬老孝親”活動,進一步鞏固文化節所產生的社會成效,深度挖掘孝文化內涵,讓龍城的長者們能夠一起歡度一個美好的節日